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
闫德仁:黄沙为伴,播绿北疆
发布时间:2022-10-31 17:40:20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

人物档案


闫德仁,博士,1962年出生于内蒙古通辽市,现任内蒙古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所长、二级研究员,中共十七大代表,中国林学会、中国土壤学会森林土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水土保持学会风蚀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理事,全国防沙治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内蒙古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内蒙古自治区政协智库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荣获内蒙古自治区杰出人才奖和自治区中青年科学技术创新奖,获全国和自治区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内蒙古自治区深入生产第一线做出突出贡献科技人员,入选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和新世纪“321”人才工程,获内蒙古首届(2013)科技标兵称号,内蒙古自治区“流动沙地治理技术创新研究团队”及“创新先锋号”带头人。

1986年由沈阳农业大学土壤农化专业毕业分配到内蒙古林业科学研究院工作至今。长期在内蒙古沙区从事沙漠治理技术、土壤肥力等方面的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先后参加或主持国家和内蒙古“七五”、“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科技攻关课题,以及技术推广项目、984项目、国家和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课题4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国家林草局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科技推广三等奖1项,内蒙古林业厅科技贡献1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主编出版或参与编写专著等15部,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获得授权专利20余项,负责编写发布实施行业或地方标准10项。

01与沙漠结缘,一生无悔

1986年,闫德仁怀着把沙漠变绿洲的理想,在沈阳农业大学毕业分配志愿一栏中,郑重地填上“内蒙古”三个大字,从此便与内蒙古沙漠治理结下了不解之缘。曾经有人问过他,为何选择了沙漠治理这条艰辛之路,他说:“巧合或缘分选择了自己曾经非常讨厌的沙漠作为研究对象,而且鬼使神差地一干就是30多年。其中的原委至今我也说不清楚,是我选择了治理沙漠,还是治理沙漠选择了我。但不管怎样,我始终秉承着谦虚学习、认真敬业、勤于思考、不断探索的精神,从工作中寻找快乐,在新的发现中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努力做一个不辱使命的人”。

与黄沙相伴30多年,闫德仁走遍了内蒙古的五大沙漠、五大沙地,带领科研团队开展科技攻关课题的研究与技术示范推广工作,并依据科研成果,不断总结提炼沙漠治理技术模式,主要有流动沙丘分部位治理技术模式、平缓沙地灌草固沙综合技术模式,直播生物沙障治理流动沙地技术模式,风蚀坑综合治理技术模式,直压立式PE纱网沙障固定流动沙地技术模式,高大流动沙丘黄柳杨柴混交林固沙模式及荒漠藻生物结皮综合技术固沙模式等,为促进了内蒙古防沙治沙工程建设成效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做出了突出贡献。

02潜心科研,成果丰硕

参加完成的“半干旱区沙地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与推广”项目,历经10余年的综合系统研究,将基础研究与应用技术相结合,以沙地水分平衡和风沙流运移规律为基础,完善了沙障配置的理论基础,解决了流沙治理中沙障配置和行带式造林配置的技术问题,并根据自然植被分布的趋水性规律及其结构特征,创造性地提出“行带式固沙造林配置模式”和“沙地适宜植被盖度、合理造林密度配置以及适度治理”的观念,构建区域沙地生态建设的“生态产业体系和林业综合防护体系,成功解决了我国治沙工程建设的科学方法和优化模式。在鄂尔多斯沙区示范推广10万亩;在科尔沁沙地辐射推广20万亩。本成果技术成熟、创新点多,对指导防沙治沙工程建设意义重大,2004年获国家科技进步贰等奖。

          


主持完成的“流动沙地植被重建综合配套技术研究”项目,基于流动沙地固沙造林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历时16年从流动沙丘风蚀积沙规律、生物肥岛固沙沙障的构造技术、高大密集流动沙丘混交林固沙配套技术、流动沙地直播生物沙障固沙技术、活沙障植被恢复效应评价和流动沙地综合防护体系构建技术等方面系统研究了流动沙地植被重建综合配套技术。按照"分区治理,突出重点,适度造林"的现代防沙治沙新思路,以固沙沙障设置和区域综合生态防护体系建设为中心,按照自然斑块划分造林地块,适当采取人工造林、种草等措施,充分利用沙地已有植被的活力和恢复能力,增加沙地物种多样性,提高了流动沙地植被固沙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植物固沙的综合生态防护作用。该成果2013年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

          


主持完成的“固定沙地活化风蚀坑土壤风蚀控制与植被恢复技术”项目,鉴于风蚀坑是以风为动力,并受人类活动等其他作用影响的一系列气候地貌过程,风蚀坑不仅是沙质草原区沙丘活化的明显标志,而且也是固定沙地活化的主要发生类型和表现形式。表层土壤坍塌后,下伏的大量沙物质裸露,并通过风蚀堆积使土地沙漠化扩展,这种“风蚀破口”是流动沙地不断扩展的物质基础,直接导致流动沙地面积扩展,并呈现出较密集的斑点状流沙分布景观,使土地逐渐丧失生产力,最终形成大面积的流动沙地景观。因此,本项目研究基于固定沙地活化风蚀坑危害,以及导致的流动沙地问题,团队以风蚀坑积沙区和边坡治理为重点开展了沙障设置和工程生物固沙的综合配套技术研究,采取风蚀坑边坡及边缘沙源固定技术与风蚀坑积沙区阻沙技术相结合,纱网沙障+植物固沙技术相结合,以及植苗造林和灌木直播、人工植被和天然植被恢复相结合等“三结合”技术措施综合治理风蚀坑流动沙地,同时,研制了国家专利产品“直压立式带状网膜沙障铺设机”,实现了平缓流动沙地纱网沙障铺设的机械化作业,促进风蚀坑植被正向演替过程,恢复或重建近自然植被类型。该项目采用的纱网沙障固沙造林技术,在呼伦贝尔沙地、科尔沁沙地、乌珠穆沁沙地、浑善达克沙地、毛乌素沙地和乌兰布和沙漠、库布齐沙漠等累计示范应用面积2万余亩。发布实施地方标准3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4项。2019年获得度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  

           


           


主持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沙漠生物结皮层的成土演变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项目采取横向(干旱、半干旱区气候尺度)和纵向(生物结皮层形成时间尺度)两个尺度开展研究,分别为半干旱区的呼伦贝尔沙地、科尔沁沙地、浑善达克沙地,干旱区的库布齐沙漠和腾格里沙漠,采集沙漠生物结皮的顶级类型-苔藓结皮层样品,以沙漠生物结皮层的土壤肥力形成特点和构成肥力的主要物质来源的物源关系研究为主线,从生物结皮层生物残体分解矿化作用、结皮层矿质元素组成、细颗粒物溯源、腐殖质组成以及土壤肥力形成演变特征等方面,探讨生物结皮层土壤发育过程的影响机制,客观回答沙漠生物结皮层能否逐渐发育演变为土壤腐殖质层和淋溶淀积层的科学问题。

在沙漠苔藓结皮层腐殖质特征方面的研究表明,随着苔藓结皮层形成时间延长,苔藓结皮层细颗粒物质、养分含量以及土壤腐殖质组成含量显著增加。从干旱区到半干旱区气候变化,苔藓结皮层腐殖质组成含量以及胡敏酸的芳构化度和分子量也逐渐增加,其结构得到改善。表明不同气候区,沙漠生物结皮层腐殖质组成和结构特征具有区域性变化特征。

在沙漠生物结皮层土壤形成机制方面的研究表明,通过苔藓结皮层细颗粒物和养分含量的表层富集作用,改善风沙土理化性质,并向着具有区域性土壤特性的方向发育演化。通过拦截近地表风沙流中的细颗粒物、大气降尘物质输入以及生物结皮层生物代谢产物输入及结皮层植物残体的分解矿化作用,使苔藓结皮层富集的物质经过降雨淋溶下渗过程,增加了下层风沙土细颗粒物和养分含量,并通过矿质元素的风化淋溶作用,进一步促进风沙土的发育过程。

           


创新点:首次开展了沙漠苔藓结皮生物残体分解矿化特征研究,并明确其对下层风沙土养分的改良作用;首次开展了苔藓结皮层矿物元素含量及其风化淋溶、硅铁铝率变化特征研究;研究了不同气候区腐殖质及其组成含量明确了沙漠苔藓结皮层腐殖质的地带性变化趋势。

03构建标准体系,规范治沙技术

防沙治沙技术的标准化对提高防沙治沙工程建设质量具有促进作用。为此,在总结多年的科研成果和生产经验基础上,围绕流动沙地治理、成效评价、固沙低效林改造等方面,先后负责制定并发布实施了《流动沙地沙障设置技术规程》(LY/T 2986-2018)行业标准,以及《流动沙地沙障设置技术规范》(DB15/T 535-2013)、人工灌木林主要树种平茬复壮技术规程(DB15/T557-2013)、风蚀坑治理技术规程(DB15/T 944-2015)、退化杨树防风固沙林改造技术规程(DB15/T1084-2016)、《流动沙地治理程度评价》(DB15/T 1317-2018)、《干旱半干旱区生态公益林质量等级评价DB15/T1316-2018)、《直压立式纱网沙障固沙造林技术规程》(DB15/T 1813-2020)、《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成效监测技术规程》(DB15/T 2327-2021)、《沙袋沙障固沙技术规程》(DB15/T 2672-2022)等标准10项,构建了内蒙古防沙治沙技术标准体系,为内蒙古流动沙地治理的标准化提供了科技支撑。

1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
承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保护总站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学苑东街23号
电话:0471-3380600 邮编:010020
蒙ICP备19003945号
 

闫德仁:黄沙为伴,播绿北疆

发布时间:2022-10-31
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
朗读

闫德仁:黄沙为伴,播绿北疆,
  人物档案
  闫德仁,博士,1962年出生于内蒙古通辽市,现任内蒙古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所长、二级研究员,中共十七大代表,中国林学会、中国土壤学会森林土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水土保持学会风蚀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理事,全国防沙治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内蒙古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内蒙古自治区政协智库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荣获内蒙古自治区杰出人才奖和自治区中青年科学技术创新奖,获全国和自治区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内蒙古自治区深入生产第一线做出突出贡献科技人员,入选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和新世纪“321”人才工程,获内蒙古首届(2013)科技标兵称号,内蒙古自治区“流动沙地治理技术创新研究团队”及“创新先锋号”带头人。
  1986年由沈阳农业大学土壤农化专业毕业分配到内蒙古林业科学研究院工作至今。长期在内蒙古沙区从事沙漠治理技术、土壤肥力等方面的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先后参加或主持国家和内蒙古“七五”、“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科技攻关课题,以及技术推广项目、984项目、国家和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课题4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国家林草局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科技推广三等奖1项,内蒙古林业厅科技贡献1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主编出版或参与编写专著等15部,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获得授权专利20余项,负责编写发布实施行业或地方标准10项。
  01与沙漠结缘,一生无悔
  1986年,闫德仁怀着把沙漠变绿洲的理想,在沈阳农业大学毕业分配志愿一栏中,郑重地填上“内蒙古”三个大字,从此便与内蒙古沙漠治理结下了不解之缘。曾经有人问过他,为何选择了沙漠治理这条艰辛之路,他说:“巧合或缘分选择了自己曾经非常讨厌的沙漠作为研究对象,而且鬼使神差地一干就是30多年。其中的原委至今我也说不清楚,是我选择了治理沙漠,还是治理沙漠选择了我。但不管怎样,我始终秉承着谦虚学习、认真敬业、勤于思考、不断探索的精神,从工作中寻找快乐,在新的发现中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努力做一个不辱使命的人”。
  与黄沙相伴30多年,闫德仁走遍了内蒙古的五大沙漠、五大沙地,带领科研团队开展科技攻关课题的研究与技术示范推广工作,并依据科研成果,不断总结提炼沙漠治理技术模式,主要有流动沙丘分部位治理技术模式、平缓沙地灌草固沙综合技术模式,直播生物沙障治理流动沙地技术模式,风蚀坑综合治理技术模式,直压立式PE纱网沙障固定流动沙地技术模式,高大流动沙丘黄柳杨柴混交林固沙模式及荒漠藻生物结皮综合技术固沙模式等,为促进了内蒙古防沙治沙工程建设成效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做出了突出贡献。
  02潜心科研,成果丰硕
  参加完成的“半干旱区沙地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与推广”项目,历经10余年的综合系统研究,将基础研究与应用技术相结合,以沙地水分平衡和风沙流运移规律为基础,完善了沙障配置的理论基础,解决了流沙治理中沙障配置和行带式造林配置的技术问题,并根据自然植被分布的趋水性规律及其结构特征,创造性地提出“行带式固沙造林配置模式”和“沙地适宜植被盖度、合理造林密度配置以及适度治理”的观念,构建区域沙地生态建设的“生态产业体系和林业综合防护体系,成功解决了我国治沙工程建设的科学方法和优化模式。在鄂尔多斯沙区示范推广10万亩;在科尔沁沙地辐射推广20万亩。本成果技术成熟、创新点多,对指导防沙治沙工程建设意义重大,2004年获国家科技进步贰等奖。
            
  主持完成的“流动沙地植被重建综合配套技术研究”项目,基于流动沙地固沙造林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历时16年从流动沙丘风蚀积沙规律、生物肥岛固沙沙障的构造技术、高大密集流动沙丘混交林固沙配套技术、流动沙地直播生物沙障固沙技术、活沙障植被恢复效应评价和流动沙地综合防护体系构建技术等方面系统研究了流动沙地植被重建综合配套技术。按照"分区治理,突出重点,适度造林"的现代防沙治沙新思路,以固沙沙障设置和区域综合生态防护体系建设为中心,按照自然斑块划分造林地块,适当采取人工造林、种草等措施,充分利用沙地已有植被的活力和恢复能力,增加沙地物种多样性,提高了流动沙地植被固沙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植物固沙的综合生态防护作用。该成果2013年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
            
  主持完成的“固定沙地活化风蚀坑土壤风蚀控制与植被恢复技术”项目,鉴于风蚀坑是以风为动力,并受人类活动等其他作用影响的一系列气候地貌过程,风蚀坑不仅是沙质草原区沙丘活化的明显标志,而且也是固定沙地活化的主要发生类型和表现形式。表层土壤坍塌后,下伏的大量沙物质裸露,并通过风蚀堆积使土地沙漠化扩展,这种“风蚀破口”是流动沙地不断扩展的物质基础,直接导致流动沙地面积扩展,并呈现出较密集的斑点状流沙分布景观,使土地逐渐丧失生产力,最终形成大面积的流动沙地景观。因此,本项目研究基于固定沙地活化风蚀坑危害,以及导致的流动沙地问题,团队以风蚀坑积沙区和边坡治理为重点开展了沙障设置和工程生物固沙的综合配套技术研究,采取风蚀坑边坡及边缘沙源固定技术与风蚀坑积沙区阻沙技术相结合,纱网沙障+植物固沙技术相结合,以及植苗造林和灌木直播、人工植被和天然植被恢复相结合等“三结合”技术措施综合治理风蚀坑流动沙地,同时,研制了国家专利产品“直压立式带状网膜沙障铺设机”,实现了平缓流动沙地纱网沙障铺设的机械化作业,促进风蚀坑植被正向演替过程,恢复或重建近自然植被类型。该项目采用的纱网沙障固沙造林技术,在呼伦贝尔沙地、科尔沁沙地、乌珠穆沁沙地、浑善达克沙地、毛乌素沙地和乌兰布和沙漠、库布齐沙漠等累计示范应用面积2万余亩。发布实施地方标准3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4项。2019年获得度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  
             
             
  主持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沙漠生物结皮层的成土演变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项目,采取横向(干旱、半干旱区气候尺度)和纵向(生物结皮层形成时间尺度)两个尺度开展研究,分别为半干旱区的呼伦贝尔沙地、科尔沁沙地、浑善达克沙地,干旱区的库布齐沙漠和腾格里沙漠,采集沙漠生物结皮的顶级类型-苔藓结皮层样品,以沙漠生物结皮层的土壤肥力形成特点和构成肥力的主要物质来源的物源关系研究为主线,从生物结皮层生物残体分解矿化作用、结皮层矿质元素组成、细颗粒物溯源、腐殖质组成以及土壤肥力形成演变特征等方面,探讨生物结皮层土壤发育过程的影响机制,客观回答沙漠生物结皮层能否逐渐发育演变为土壤腐殖质层和淋溶淀积层的科学问题。
  在沙漠苔藓结皮层腐殖质特征方面的研究表明,随着苔藓结皮层形成时间延长,苔藓结皮层细颗粒物质、养分含量以及土壤腐殖质组成含量显著增加。从干旱区到半干旱区气候变化,苔藓结皮层腐殖质组成含量以及胡敏酸的芳构化度和分子量也逐渐增加,其结构得到改善。表明不同气候区,沙漠生物结皮层腐殖质组成和结构特征具有区域性变化特征。
  在沙漠生物结皮层土壤形成机制方面的研究表明,通过苔藓结皮层细颗粒物和养分含量的表层富集作用,改善风沙土理化性质,并向着具有区域性土壤特性的方向发育演化。通过拦截近地表风沙流中的细颗粒物、大气降尘物质输入以及生物结皮层生物代谢产物输入及结皮层植物残体的分解矿化作用,使苔藓结皮层富集的物质经过降雨淋溶下渗过程,增加了下层风沙土细颗粒物和养分含量,并通过矿质元素的风化淋溶作用,进一步促进风沙土的发育过程。
             
  创新点:首次开展了沙漠苔藓结皮生物残体分解矿化特征研究,并明确其对下层风沙土养分的改良作用;首次开展了苔藓结皮层矿物元素含量及其风化淋溶、硅铁铝率变化特征研究;研究了不同气候区腐殖质及其组成含量明确了沙漠苔藓结皮层腐殖质的地带性变化趋势。
  03构建标准体系,规范治沙技术
  防沙治沙技术的标准化对提高防沙治沙工程建设质量具有促进作用。为此,在总结多年的科研成果和生产经验基础上,围绕流动沙地治理、成效评价、固沙低效林改造等方面,先后负责制定并发布实施了《流动沙地沙障设置技术规程》(LY/T
  2986-2018)行业标准,以及《流动沙地沙障设置技术规范》(DB15/T
  535-2013)、人工灌木林主要树种平茬复壮技术规程(DB15/T557-2013)、风蚀坑治理技术规程(DB15/T
  944-2015)、退化杨树防风固沙林改造技术规程(DB15/T1084-2016)、《流动沙地治理程度评价》(DB15/T
  1317-2018)、《干旱半干旱区生态公益林质量等级评价》(DB15/T1316-2018)、《直压立式纱网沙障固沙造林技术规程》(DB15/T
  1813-2020)、《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成效监测技术规程》(DB15/T
  2327-2021)、《沙袋沙障固沙技术规程》(DB15/T
  2672-2022)等标准10项,构建了内蒙古防沙治沙技术标准体系,为内蒙古流动沙地治理的标准化提供了科技支撑。
  1
  

人物档案


闫德仁,博士,1962年出生于内蒙古通辽市,现任内蒙古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所长、二级研究员,中共十七大代表,中国林学会、中国土壤学会森林土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水土保持学会风蚀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理事,全国防沙治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内蒙古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内蒙古自治区政协智库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荣获内蒙古自治区杰出人才奖和自治区中青年科学技术创新奖,获全国和自治区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内蒙古自治区深入生产第一线做出突出贡献科技人员,入选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和新世纪“321”人才工程,获内蒙古首届(2013)科技标兵称号,内蒙古自治区“流动沙地治理技术创新研究团队”及“创新先锋号”带头人。

1986年由沈阳农业大学土壤农化专业毕业分配到内蒙古林业科学研究院工作至今。长期在内蒙古沙区从事沙漠治理技术、土壤肥力等方面的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先后参加或主持国家和内蒙古“七五”、“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科技攻关课题,以及技术推广项目、984项目、国家和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课题4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国家林草局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科技推广三等奖1项,内蒙古林业厅科技贡献1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主编出版或参与编写专著等15部,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获得授权专利20余项,负责编写发布实施行业或地方标准10项。

01与沙漠结缘,一生无悔

1986年,闫德仁怀着把沙漠变绿洲的理想,在沈阳农业大学毕业分配志愿一栏中,郑重地填上“内蒙古”三个大字,从此便与内蒙古沙漠治理结下了不解之缘。曾经有人问过他,为何选择了沙漠治理这条艰辛之路,他说:“巧合或缘分选择了自己曾经非常讨厌的沙漠作为研究对象,而且鬼使神差地一干就是30多年。其中的原委至今我也说不清楚,是我选择了治理沙漠,还是治理沙漠选择了我。但不管怎样,我始终秉承着谦虚学习、认真敬业、勤于思考、不断探索的精神,从工作中寻找快乐,在新的发现中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努力做一个不辱使命的人”。

与黄沙相伴30多年,闫德仁走遍了内蒙古的五大沙漠、五大沙地,带领科研团队开展科技攻关课题的研究与技术示范推广工作,并依据科研成果,不断总结提炼沙漠治理技术模式,主要有流动沙丘分部位治理技术模式、平缓沙地灌草固沙综合技术模式,直播生物沙障治理流动沙地技术模式,风蚀坑综合治理技术模式,直压立式PE纱网沙障固定流动沙地技术模式,高大流动沙丘黄柳杨柴混交林固沙模式及荒漠藻生物结皮综合技术固沙模式等,为促进了内蒙古防沙治沙工程建设成效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做出了突出贡献。

02潜心科研,成果丰硕

参加完成的“半干旱区沙地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与推广”项目,历经10余年的综合系统研究,将基础研究与应用技术相结合,以沙地水分平衡和风沙流运移规律为基础,完善了沙障配置的理论基础,解决了流沙治理中沙障配置和行带式造林配置的技术问题,并根据自然植被分布的趋水性规律及其结构特征,创造性地提出“行带式固沙造林配置模式”和“沙地适宜植被盖度、合理造林密度配置以及适度治理”的观念,构建区域沙地生态建设的“生态产业体系和林业综合防护体系,成功解决了我国治沙工程建设的科学方法和优化模式。在鄂尔多斯沙区示范推广10万亩;在科尔沁沙地辐射推广20万亩。本成果技术成熟、创新点多,对指导防沙治沙工程建设意义重大,2004年获国家科技进步贰等奖。

          


主持完成的“流动沙地植被重建综合配套技术研究”项目,基于流动沙地固沙造林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历时16年从流动沙丘风蚀积沙规律、生物肥岛固沙沙障的构造技术、高大密集流动沙丘混交林固沙配套技术、流动沙地直播生物沙障固沙技术、活沙障植被恢复效应评价和流动沙地综合防护体系构建技术等方面系统研究了流动沙地植被重建综合配套技术。按照"分区治理,突出重点,适度造林"的现代防沙治沙新思路,以固沙沙障设置和区域综合生态防护体系建设为中心,按照自然斑块划分造林地块,适当采取人工造林、种草等措施,充分利用沙地已有植被的活力和恢复能力,增加沙地物种多样性,提高了流动沙地植被固沙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植物固沙的综合生态防护作用。该成果2013年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

          


主持完成的“固定沙地活化风蚀坑土壤风蚀控制与植被恢复技术”项目,鉴于风蚀坑是以风为动力,并受人类活动等其他作用影响的一系列气候地貌过程,风蚀坑不仅是沙质草原区沙丘活化的明显标志,而且也是固定沙地活化的主要发生类型和表现形式。表层土壤坍塌后,下伏的大量沙物质裸露,并通过风蚀堆积使土地沙漠化扩展,这种“风蚀破口”是流动沙地不断扩展的物质基础,直接导致流动沙地面积扩展,并呈现出较密集的斑点状流沙分布景观,使土地逐渐丧失生产力,最终形成大面积的流动沙地景观。因此,本项目研究基于固定沙地活化风蚀坑危害,以及导致的流动沙地问题,团队以风蚀坑积沙区和边坡治理为重点开展了沙障设置和工程生物固沙的综合配套技术研究,采取风蚀坑边坡及边缘沙源固定技术与风蚀坑积沙区阻沙技术相结合,纱网沙障+植物固沙技术相结合,以及植苗造林和灌木直播、人工植被和天然植被恢复相结合等“三结合”技术措施综合治理风蚀坑流动沙地,同时,研制了国家专利产品“直压立式带状网膜沙障铺设机”,实现了平缓流动沙地纱网沙障铺设的机械化作业,促进风蚀坑植被正向演替过程,恢复或重建近自然植被类型。该项目采用的纱网沙障固沙造林技术,在呼伦贝尔沙地、科尔沁沙地、乌珠穆沁沙地、浑善达克沙地、毛乌素沙地和乌兰布和沙漠、库布齐沙漠等累计示范应用面积2万余亩。发布实施地方标准3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4项。2019年获得度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  

           


           


主持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沙漠生物结皮层的成土演变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项目采取横向(干旱、半干旱区气候尺度)和纵向(生物结皮层形成时间尺度)两个尺度开展研究,分别为半干旱区的呼伦贝尔沙地、科尔沁沙地、浑善达克沙地,干旱区的库布齐沙漠和腾格里沙漠,采集沙漠生物结皮的顶级类型-苔藓结皮层样品,以沙漠生物结皮层的土壤肥力形成特点和构成肥力的主要物质来源的物源关系研究为主线,从生物结皮层生物残体分解矿化作用、结皮层矿质元素组成、细颗粒物溯源、腐殖质组成以及土壤肥力形成演变特征等方面,探讨生物结皮层土壤发育过程的影响机制,客观回答沙漠生物结皮层能否逐渐发育演变为土壤腐殖质层和淋溶淀积层的科学问题。

在沙漠苔藓结皮层腐殖质特征方面的研究表明,随着苔藓结皮层形成时间延长,苔藓结皮层细颗粒物质、养分含量以及土壤腐殖质组成含量显著增加。从干旱区到半干旱区气候变化,苔藓结皮层腐殖质组成含量以及胡敏酸的芳构化度和分子量也逐渐增加,其结构得到改善。表明不同气候区,沙漠生物结皮层腐殖质组成和结构特征具有区域性变化特征。

在沙漠生物结皮层土壤形成机制方面的研究表明,通过苔藓结皮层细颗粒物和养分含量的表层富集作用,改善风沙土理化性质,并向着具有区域性土壤特性的方向发育演化。通过拦截近地表风沙流中的细颗粒物、大气降尘物质输入以及生物结皮层生物代谢产物输入及结皮层植物残体的分解矿化作用,使苔藓结皮层富集的物质经过降雨淋溶下渗过程,增加了下层风沙土细颗粒物和养分含量,并通过矿质元素的风化淋溶作用,进一步促进风沙土的发育过程。

           


创新点:首次开展了沙漠苔藓结皮生物残体分解矿化特征研究,并明确其对下层风沙土养分的改良作用;首次开展了苔藓结皮层矿物元素含量及其风化淋溶、硅铁铝率变化特征研究;研究了不同气候区腐殖质及其组成含量明确了沙漠苔藓结皮层腐殖质的地带性变化趋势。

03构建标准体系,规范治沙技术

防沙治沙技术的标准化对提高防沙治沙工程建设质量具有促进作用。为此,在总结多年的科研成果和生产经验基础上,围绕流动沙地治理、成效评价、固沙低效林改造等方面,先后负责制定并发布实施了《流动沙地沙障设置技术规程》(LY/T 2986-2018)行业标准,以及《流动沙地沙障设置技术规范》(DB15/T 535-2013)、人工灌木林主要树种平茬复壮技术规程(DB15/T557-2013)、风蚀坑治理技术规程(DB15/T 944-2015)、退化杨树防风固沙林改造技术规程(DB15/T1084-2016)、《流动沙地治理程度评价》(DB15/T 1317-2018)、《干旱半干旱区生态公益林质量等级评价DB15/T1316-2018)、《直压立式纱网沙障固沙造林技术规程》(DB15/T 1813-2020)、《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成效监测技术规程》(DB15/T 2327-2021)、《沙袋沙障固沙技术规程》(DB15/T 2672-2022)等标准10项,构建了内蒙古防沙治沙技术标准体系,为内蒙古流动沙地治理的标准化提供了科技支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