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
“护佑地球精灵,共筑绿色家园” 内蒙古第44届“爱鸟周”主题宣传活动启动
发布时间:2025-04-23 10:00:05           来源:自然保护地管理处

4月22日,内蒙古自治区第44届“爱鸟周”主题宣传活动在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老牛湾国家地质公园启动,本次活动主题是“护佑地球精灵,共筑绿色家园”。

清水河县县委书记徐艳国、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二级巡视员罗洪文、内蒙古野生动植物与湿地保护协会会长杨俊平出席活动并讲话。活动采取线下线上联动的形式。活动现场,志愿者代表宣读了“爱鸟倡议书”,向全社会发出了保护鸟类的呼吁、专业救护人员现场放飞了一批经过精心救助、符合野外放飞条件的鸟类,让这些重获新生的生灵重返大自然怀抱,工作人员向过往群众发放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单、鸟类图册、宣传册等资料,展出了鸟类科普展板和鸟类摄影作品,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看。同时,线上组织开展内蒙古第一届自然笔记创作征集大赛、邀请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洪剑明,以视频号直播形式,为各盟市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者和广大爱鸟人士作了题为“水鸟栖息地修复关键技术及应用” 的公益科普讲座,让大家对鸟类保护工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近年来,全区各级政府和林草主管部门将鸟类保护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持续加大对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等鸟类栖息地的建设和保护力度,为鸟类提供了安全适宜的栖息环境。持续加大巡护力度、密切监督、严格执法,陆续开展了一系列保护鸟类及野生动物专项行动,全区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鸟类种群数量呈现稳步增长态势,栖息地范围不断扩大。

当前正值候鸟北迁旺季,内蒙古成为了候鸟们的重要停留地、觅食地、繁育地和中转站。据统计,今年到内蒙古越冬的水鸟种群数量高达16万只,涵盖了6目8科26个物种。其中,“三有” 保护动物赤麻鸭的越冬种群数量达到13.2万只,占全球赤麻鸭总数的60%以上。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地球精灵,各级林草部门积极行动,在鸟类集中迁徙的重点时段和栖息地,持续加强检查监督,严格落实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控和救助工作,同时,联合协会社团、各界爱鸟人士以及研学机构,借助生态研学游、摄影展、观鸟大赛等多种形式的载体开展广泛宣传,让爱鸟、识鸟、护鸟的理念深入人心。

内蒙古横跨“三北”,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全区现有野生鸟类442种,众多的河流、湿地、湖泊为候鸟提供了理想的补给和栖息环境。全球9大候鸟迁飞通道中有3条过境内蒙古,每年春秋两季,无数候鸟长途跋涉来到这里停歇觅食、补充体力。随着本次 “爱鸟周” 活动的启动,将有更多的人参与到鸟类保护行动中来,共同守护这些美丽的地球精灵,为构建绿色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启动仪式系列活动由内蒙古自治区林草局、国家林草局驻内蒙古专员办主办,清水河县人民政府、呼和浩特市林草局联合承办,内蒙古野生动植物与湿地保护协会、内蒙古自治区林学会、呼和浩特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清水河县老牛湾国家地质公园协办,200多人参加了现场活动,各盟市以不同形式同步开展宣传活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档  :
分享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
承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保护总站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学苑东街23号
电话:0471-3380600 邮编:010020
蒙ICP备19003945号-1
 

“护佑地球精灵,共筑绿色家园” 内蒙古第44届“爱鸟周”主题宣传活动启动

发布时间:2025-04-23
来源: 自然保护地管理处
朗读

“护佑地球精灵,共筑绿色家园” 内蒙古第44届“爱鸟周”主题宣传活动启动, 4月22日,内蒙古自治区第44届“爱鸟周”主题宣传活动在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老牛湾国家地质公园启动,本次活动主题是“护佑地球精灵,共筑绿色家园”。清水河县县委书记徐艳国、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二级巡视员罗洪文、内蒙古野生动植物与湿地保护协会会长杨俊平出席活动并讲话。活动采取线下线上联动的形式。活动现场,志愿者代表宣读了“爱鸟倡议书”,向全社会发出了保护鸟类的呼吁、专业救护人员现场放飞了一批经过精心救助、符合野外放飞条件的鸟类,让这些重获新生的生灵重返大自然怀抱,工作人员向过往群众发放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单、鸟类图册、宣传册等资料,展出了鸟类科普展板和鸟类摄影作品,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看。同时,线上组织开展内蒙古第一届自然笔记创作征集大赛、邀请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洪剑明,以视频号直播形式,为各盟市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者和广大爱鸟人士作了题为“水鸟栖息地修复关键技术及应用” 的公益科普讲座,让大家对鸟类保护工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近年来,全区各级政府和林草主管部门将鸟类保护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持续加大对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等鸟类栖息地的建设和保护力度,为鸟类提供了安全适宜的栖息环境。持续加大巡护力度、密切监督、严格执法,陆续开展了一系列保护鸟类及野生动物专项行动,全区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鸟类种群数量呈现稳步增长态势,栖息地范围不断扩大。当前正值候鸟北迁旺季,内蒙古成为了候鸟们的重要停留地、觅食地、繁育地和中转站。据统计,今年到内蒙古越冬的水鸟种群数量高达16万只,涵盖了6目8科26个物种。其中,“三有” 保护动物赤麻鸭的越冬种群数量达到13.2万只,占全球赤麻鸭总数的60%以上。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地球精灵,各级林草部门积极行动,在鸟类集中迁徙的重点时段和栖息地,持续加强检查监督,严格落实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控和救助工作,同时,联合协会社团、各界爱鸟人士以及研学机构,借助生态研学游、摄影展、观鸟大赛等多种形式的载体开展广泛宣传,让爱鸟、识鸟、护鸟的理念深入人心。内蒙古横跨“三北”,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全区现有野生鸟类442种,众多的河流、湿地、湖泊为候鸟提供了理想的补给和栖息环境。全球9大候鸟迁飞通道中有3条过境内蒙古,每年春秋两季,无数候鸟长途跋涉来到这里停歇觅食、补充体力。随着本次 “爱鸟周” 活动的启动,将有更多的人参与到鸟类保护行动中来,共同守护这些美丽的地球精灵,为构建绿色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启动仪式系列活动由内蒙古自治区林草局、国家林草局驻内蒙古专员办主办,清水河县人民政府、呼和浩特市林草局联合承办,内蒙古野生动植物与湿地保护协会、内蒙古自治区林学会、呼和浩特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清水河县老牛湾国家地质公园协办,200多人参加了现场活动,各盟市以不同形式同步开展宣传活动。

4月22日,内蒙古自治区第44届“爱鸟周”主题宣传活动在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老牛湾国家地质公园启动,本次活动主题是“护佑地球精灵,共筑绿色家园”。

清水河县县委书记徐艳国、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二级巡视员罗洪文、内蒙古野生动植物与湿地保护协会会长杨俊平出席活动并讲话。活动采取线下线上联动的形式。活动现场,志愿者代表宣读了“爱鸟倡议书”,向全社会发出了保护鸟类的呼吁、专业救护人员现场放飞了一批经过精心救助、符合野外放飞条件的鸟类,让这些重获新生的生灵重返大自然怀抱,工作人员向过往群众发放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单、鸟类图册、宣传册等资料,展出了鸟类科普展板和鸟类摄影作品,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看。同时,线上组织开展内蒙古第一届自然笔记创作征集大赛、邀请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洪剑明,以视频号直播形式,为各盟市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者和广大爱鸟人士作了题为“水鸟栖息地修复关键技术及应用” 的公益科普讲座,让大家对鸟类保护工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近年来,全区各级政府和林草主管部门将鸟类保护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持续加大对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等鸟类栖息地的建设和保护力度,为鸟类提供了安全适宜的栖息环境。持续加大巡护力度、密切监督、严格执法,陆续开展了一系列保护鸟类及野生动物专项行动,全区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鸟类种群数量呈现稳步增长态势,栖息地范围不断扩大。

当前正值候鸟北迁旺季,内蒙古成为了候鸟们的重要停留地、觅食地、繁育地和中转站。据统计,今年到内蒙古越冬的水鸟种群数量高达16万只,涵盖了6目8科26个物种。其中,“三有” 保护动物赤麻鸭的越冬种群数量达到13.2万只,占全球赤麻鸭总数的60%以上。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地球精灵,各级林草部门积极行动,在鸟类集中迁徙的重点时段和栖息地,持续加强检查监督,严格落实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控和救助工作,同时,联合协会社团、各界爱鸟人士以及研学机构,借助生态研学游、摄影展、观鸟大赛等多种形式的载体开展广泛宣传,让爱鸟、识鸟、护鸟的理念深入人心。

内蒙古横跨“三北”,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全区现有野生鸟类442种,众多的河流、湿地、湖泊为候鸟提供了理想的补给和栖息环境。全球9大候鸟迁飞通道中有3条过境内蒙古,每年春秋两季,无数候鸟长途跋涉来到这里停歇觅食、补充体力。随着本次 “爱鸟周” 活动的启动,将有更多的人参与到鸟类保护行动中来,共同守护这些美丽的地球精灵,为构建绿色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启动仪式系列活动由内蒙古自治区林草局、国家林草局驻内蒙古专员办主办,清水河县人民政府、呼和浩特市林草局联合承办,内蒙古野生动植物与湿地保护协会、内蒙古自治区林学会、呼和浩特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清水河县老牛湾国家地质公园协办,200多人参加了现场活动,各盟市以不同形式同步开展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