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打造全国古树名木保护“一张图”管理,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上线了全国古树名木智慧管理系统,利用多个维度的基础数据,全面覆盖,建立古树名木资源数据库,整体打造对古树名木多维度实时感知,实现“一张图、一套数、一平台”应用,精准管理。为加大呼和浩特市古树名木监管构建“责任明确、上下联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体系,近日,呼和浩特市林草局按照自治区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全国古树名木智慧管理系统质检要求,圆满完成全市古树名木和古树群资源数据更新与质检工作。
本次质检更新涉及全市9个旗县区散生古树161株,其中包括新增古树4株,死亡古树4株。古树群10处。更新内容包括:一是对散生古树名木的位置区域、树龄、生长势、保护措施等原有信息进行核对修改完善。二是对树龄测定方法、树体损伤情况、新增死亡、主管部门等新增信息进行补充。三是对部分缺少照片的古树重新上传照片。四是对古树群的四至界限、养护责任人等原有信息进行核对修改完善。五是对样方数量、生长场所、重要价值等新增信息进行补充。同时,在呼和浩特智慧林草生态大数据平台的古树名木信息管理系统中同步更新了相关数据,实现了上下联动,信息化管理。
下一步,呼和浩特市将认真贯彻落实新颁布的《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对清水河县、武川县境内生长的16株古树实施保护与复壮措施,对全市127株散生古树及10处古树群开展生长状况调查监测,及时掌握了解古树生长动态,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信息化建设,为制定针对性保护措施提供依据,实现更高效、科学的保护。
数字赋能 摸清呼和浩特市古树“家底账”, 为打造全国古树名木保护“一张图”管理,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上线了全国古树名木智慧管理系统,利用多个维度的基础数据,全面覆盖,建立古树名木资源数据库,整体打造对古树名木多维度实时感知,实现“一张图、一套数、一平台”应用,精准管理。为加大呼和浩特市古树名木监管构建“责任明确、上下联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体系,近日,呼和浩特市林草局按照自治区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全国古树名木智慧管理系统质检要求,圆满完成全市古树名木和古树群资源数据更新与质检工作。本次质检更新涉及全市9个旗县区散生古树161株,其中包括新增古树4株,死亡古树4株。古树群10处。更新内容包括:一是对散生古树名木的位置区域、树龄、生长势、保护措施等原有信息进行核对修改完善。二是对树龄测定方法、树体损伤情况、新增死亡、主管部门等新增信息进行补充。三是对部分缺少照片的古树重新上传照片。四是对古树群的四至界限、养护责任人等原有信息进行核对修改完善。五是对样方数量、生长场所、重要价值等新增信息进行补充。同时,在呼和浩特智慧林草生态大数据平台的古树名木信息管理系统中同步更新了相关数据,实现了上下联动,信息化管理。下一步,呼和浩特市将认真贯彻落实新颁布的《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对清水河县、武川县境内生长的16株古树实施保护与复壮措施,对全市127株散生古树及10处古树群开展生长状况调查监测,及时掌握了解古树生长动态,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信息化建设,为制定针对性保护措施提供依据,实现更高效、科学的保护。
为打造全国古树名木保护“一张图”管理,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上线了全国古树名木智慧管理系统,利用多个维度的基础数据,全面覆盖,建立古树名木资源数据库,整体打造对古树名木多维度实时感知,实现“一张图、一套数、一平台”应用,精准管理。为加大呼和浩特市古树名木监管构建“责任明确、上下联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体系,近日,呼和浩特市林草局按照自治区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全国古树名木智慧管理系统质检要求,圆满完成全市古树名木和古树群资源数据更新与质检工作。
本次质检更新涉及全市9个旗县区散生古树161株,其中包括新增古树4株,死亡古树4株。古树群10处。更新内容包括:一是对散生古树名木的位置区域、树龄、生长势、保护措施等原有信息进行核对修改完善。二是对树龄测定方法、树体损伤情况、新增死亡、主管部门等新增信息进行补充。三是对部分缺少照片的古树重新上传照片。四是对古树群的四至界限、养护责任人等原有信息进行核对修改完善。五是对样方数量、生长场所、重要价值等新增信息进行补充。同时,在呼和浩特智慧林草生态大数据平台的古树名木信息管理系统中同步更新了相关数据,实现了上下联动,信息化管理。
下一步,呼和浩特市将认真贯彻落实新颁布的《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对清水河县、武川县境内生长的16株古树实施保护与复壮措施,对全市127株散生古树及10处古树群开展生长状况调查监测,及时掌握了解古树生长动态,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信息化建设,为制定针对性保护措施提供依据,实现更高效、科学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