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
兴安盟:2025年春季森林草原火灾零发生 
发布时间:2025-06-27 09:30:00           来源:兴安盟林业和草原局


2025年春季,兴安盟各地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面对春季森林草原高火险等级的严峻形势,兴安盟林草系统深入贯彻全国、全区、全盟春季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以高度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科学研判、精准施策,全面筑牢森林草原防火安全防线。在兴安盟委、行署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2025年上半年,全盟春季森林草原火灾实现“零发生”,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作出突出贡献。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周密部署防火工作

2月14日,盟林草局召开全盟林草系统林业和草原工作会议,传达全国、全区林业和草原工作会议精神。3月6日,召开全盟林草系统春季森林草原防火视频工作会议,提前安排部署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任务。春季防火期以来,组织全盟各地林草部门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火情“零报告”、防火宣传、火源管控、隐患排查等各项防火工作制度,有力有序推进工作落地落实。盟林草局主要负责同志多次深入基层检查指导防火工作,各分管领导赴基层开展工作的同时,均对森林草原防火工作进行服务指导。

二、网格赋能科学管控,织密防火安全网络

以林草长制为统领,压实森林草原防火网格化管理责任,强化“盟-旗-乡-村”四级森林草原防火网格以及管护基础网格建设。全盟划分为8个旗县级网格,104个乡级网格,1205个村级网格,划分基础网格单元5702个,实现“区域定格、网格定人、人员定责、上图定位”,做到全域覆盖,责任到人,形成山有人看、林有人护、火有人管、责有人担的精细化管理模式。

三、宣教并举源头治理,营造全民防火氛围

春防期间,全盟各地林草部门开展防火宣传活动50余次,出动人员3000余人次、车辆300余台次,发放宣传资料10万份,在重点地区累计设警示牌、标语、彩旗、横幅10000余条,并与移动公司合作,向入境游客和人员推送防火短信达50万条,实现重点区域、重点人群宣传全覆盖。针对清明节、五一等关键节点,设置防火卡站点394个、投入林草管护人员1万余名开展网格化巡护巡查,严格执行封山防火、进山登记、火种收缴、重点监控、跟踪管护等措施,坚决杜绝人为火灾发生。开展野外火源重大隐患动态清零和查处违规用火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全盟专项行动共派出检查组56个,出动人员5941人次,排查整改一般火灾隐患56个,制止野外违规用火行为103起,受理查处案件52起,打击处理和教育人员217人,火源管控成效显著。

四、强化专业队伍建设,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全盟林草系统组建扑火队伍56支、1683人,积极开展专业防扑火队伍业务培训、装备操作使用培训和实战演练活动。同时,加强防扑火物资储备和设备维护检修,确保应急扑救物资和设备充足、状况良好。春防期间,组织专业扑火队伍集中食宿,靠前驻防,将灭火机具、消防水车等前移至执勤一线,严阵以待。各地严格落实值班值守制度,综合运用卫星遥感、视频监控、高山瞭望、地面巡护等手段,全方位24小时监测境内和蒙古国边境火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确保实现“打早、打了、打小”。

五、区域联动协同作战,筑牢联防联控屏障

兴安盟打破区域壁垒,畅通信息渠道,与毗邻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吉林省白城市、锡林郭勒盟、呼伦贝尔市林草部门加强沟通联络,建立联防机制,统一防火救火战线,合力开展毗邻区域火源管控工作。同时,兴安盟阿尔山市林草局、五岔沟林业局、白狼林业局和内蒙古森工集团阿尔山林业局建立“三局一场”联防工作机制,召开联防工作会议,签订《森林草原防灭火联防联控协议》,形成强大的联防联控合力。全盟林草系统坚持“生态无边界,防火一盘棋”原则,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六、固本强基夯实根基,筑牢长期防火屏障

坚持“标本兼治、长短结合”,系统提升防火基础设施水平。加强盟界、林缘防火隔离带建设,因地制宜、因险设防,在重点地区开展可燃物清理和计划烧除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开设、维护中蒙边境防火隔离带,降低边境地区森林草原火灾隐患,最大限度阻隔蒙古国草原大火入侵。加快推动完成兴安盟森林草原防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五岔沟森林防火应急道路建设项目,谋划大兴安岭林区森林草原防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一步提升森林草原火灾综合治理能力,为全盟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扎实开展保驾护航。

下一步,全盟林草系统将始终绷紧防火安全这根弦,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坚决守护好这片碧绿、这方蔚蓝、这份纯净,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档  :
分享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
承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保护总站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学苑东街23号
电话:0471-3380600 邮编:010020
蒙ICP备19003945号-1
 

兴安盟:2025年春季森林草原火灾零发生 

发布时间:2025-06-27
来源: 兴安盟林业和草原局
朗读

兴安盟:2025年春季森林草原火灾零发生 , 2025年春季,兴安盟各地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面对春季森林草原高火险等级的严峻形势,兴安盟林草系统深入贯彻全国、全区、全盟春季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以高度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科学研判、精准施策,全面筑牢森林草原防火安全防线。在兴安盟委、行署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2025年上半年,全盟春季森林草原火灾实现“零发生”,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作出突出贡献。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周密部署防火工作2月14日,盟林草局召开全盟林草系统林业和草原工作会议,传达全国、全区林业和草原工作会议精神。3月6日,召开全盟林草系统春季森林草原防火视频工作会议,提前安排部署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任务。春季防火期以来,组织全盟各地林草部门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火情“零报告”、防火宣传、火源管控、隐患排查等各项防火工作制度,有力有序推进工作落地落实。盟林草局主要负责同志多次深入基层检查指导防火工作,各分管领导赴基层开展工作的同时,均对森林草原防火工作进行服务指导。二、网格赋能科学管控,织密防火安全网络以林草长制为统领,压实森林草原防火网格化管理责任,强化“盟-旗-乡-村”四级森林草原防火网格以及管护基础网格建设。全盟划分为8个旗县级网格,104个乡级网格,1205个村级网格,划分基础网格单元5702个,实现“区域定格、网格定人、人员定责、上图定位”,做到全域覆盖,责任到人,形成山有人看、林有人护、火有人管、责有人担的精细化管理模式。三、宣教并举源头治理,营造全民防火氛围春防期间,全盟各地林草部门开展防火宣传活动50余次,出动人员3000余人次、车辆300余台次,发放宣传资料10万份,在重点地区累计设警示牌、标语、彩旗、横幅10000余条,并与移动公司合作,向入境游客和人员推送防火短信达50万条,实现重点区域、重点人群宣传全覆盖。针对清明节、五一等关键节点,设置防火卡站点394个、投入林草管护人员1万余名开展网格化巡护巡查,严格执行封山防火、进山登记、火种收缴、重点监控、跟踪管护等措施,坚决杜绝人为火灾发生。开展野外火源重大隐患动态清零和查处违规用火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全盟专项行动共派出检查组56个,出动人员5941人次,排查整改一般火灾隐患56个,制止野外违规用火行为103起,受理查处案件52起,打击处理和教育人员217人,火源管控成效显著。四、强化专业队伍建设,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全盟林草系统组建扑火队伍56支、1683人,积极开展专业防扑火队伍业务培训、装备操作使用培训和实战演练活动。同时,加强防扑火物资储备和设备维护检修,确保应急扑救物资和设备充足、状况良好。春防期间,组织专业扑火队伍集中食宿,靠前驻防,将灭火机具、消防水车等前移至执勤一线,严阵以待。各地严格落实值班值守制度,综合运用卫星遥感、视频监控、高山瞭望、地面巡护等手段,全方位24小时监测境内和蒙古国边境火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确保实现“打早、打了、打小”。五、区域联动协同作战,筑牢联防联控屏障兴安盟打破区域壁垒,畅通信息渠道,与毗邻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吉林省白城市、锡林郭勒盟、呼伦贝尔市林草部门加强沟通联络,建立联防机制,统一防火救火战线,合力开展毗邻区域火源管控工作。同时,兴安盟阿尔山市林草局、五岔沟林业局、白狼林业局和内蒙古森工集团阿尔山林业局建立“三局一场”联防工作机制,召开联防工作会议,签订《森林草原防灭火联防联控协议》,形成强大的联防联控合力。全盟林草系统坚持“生态无边界,防火一盘棋”原则,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六、固本强基夯实根基,筑牢长期防火屏障坚持“标本兼治、长短结合”,系统提升防火基础设施水平。加强盟界、林缘防火隔离带建设,因地制宜、因险设防,在重点地区开展可燃物清理和计划烧除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开设、维护中蒙边境防火隔离带,降低边境地区森林草原火灾隐患,最大限度阻隔蒙古国草原大火入侵。加快推动完成兴安盟森林草原防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五岔沟森林防火应急道路建设项目,谋划大兴安岭林区森林草原防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一步提升森林草原火灾综合治理能力,为全盟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扎实开展保驾护航。下一步,全盟林草系统将始终绷紧防火安全这根弦,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坚决守护好这片碧绿、这方蔚蓝、这份纯净,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5年春季,兴安盟各地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面对春季森林草原高火险等级的严峻形势,兴安盟林草系统深入贯彻全国、全区、全盟春季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以高度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科学研判、精准施策,全面筑牢森林草原防火安全防线。在兴安盟委、行署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2025年上半年,全盟春季森林草原火灾实现“零发生”,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作出突出贡献。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周密部署防火工作

2月14日,盟林草局召开全盟林草系统林业和草原工作会议,传达全国、全区林业和草原工作会议精神。3月6日,召开全盟林草系统春季森林草原防火视频工作会议,提前安排部署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任务。春季防火期以来,组织全盟各地林草部门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火情“零报告”、防火宣传、火源管控、隐患排查等各项防火工作制度,有力有序推进工作落地落实。盟林草局主要负责同志多次深入基层检查指导防火工作,各分管领导赴基层开展工作的同时,均对森林草原防火工作进行服务指导。

二、网格赋能科学管控,织密防火安全网络

以林草长制为统领,压实森林草原防火网格化管理责任,强化“盟-旗-乡-村”四级森林草原防火网格以及管护基础网格建设。全盟划分为8个旗县级网格,104个乡级网格,1205个村级网格,划分基础网格单元5702个,实现“区域定格、网格定人、人员定责、上图定位”,做到全域覆盖,责任到人,形成山有人看、林有人护、火有人管、责有人担的精细化管理模式。

三、宣教并举源头治理,营造全民防火氛围

春防期间,全盟各地林草部门开展防火宣传活动50余次,出动人员3000余人次、车辆300余台次,发放宣传资料10万份,在重点地区累计设警示牌、标语、彩旗、横幅10000余条,并与移动公司合作,向入境游客和人员推送防火短信达50万条,实现重点区域、重点人群宣传全覆盖。针对清明节、五一等关键节点,设置防火卡站点394个、投入林草管护人员1万余名开展网格化巡护巡查,严格执行封山防火、进山登记、火种收缴、重点监控、跟踪管护等措施,坚决杜绝人为火灾发生。开展野外火源重大隐患动态清零和查处违规用火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全盟专项行动共派出检查组56个,出动人员5941人次,排查整改一般火灾隐患56个,制止野外违规用火行为103起,受理查处案件52起,打击处理和教育人员217人,火源管控成效显著。

四、强化专业队伍建设,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全盟林草系统组建扑火队伍56支、1683人,积极开展专业防扑火队伍业务培训、装备操作使用培训和实战演练活动。同时,加强防扑火物资储备和设备维护检修,确保应急扑救物资和设备充足、状况良好。春防期间,组织专业扑火队伍集中食宿,靠前驻防,将灭火机具、消防水车等前移至执勤一线,严阵以待。各地严格落实值班值守制度,综合运用卫星遥感、视频监控、高山瞭望、地面巡护等手段,全方位24小时监测境内和蒙古国边境火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确保实现“打早、打了、打小”。

五、区域联动协同作战,筑牢联防联控屏障

兴安盟打破区域壁垒,畅通信息渠道,与毗邻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吉林省白城市、锡林郭勒盟、呼伦贝尔市林草部门加强沟通联络,建立联防机制,统一防火救火战线,合力开展毗邻区域火源管控工作。同时,兴安盟阿尔山市林草局、五岔沟林业局、白狼林业局和内蒙古森工集团阿尔山林业局建立“三局一场”联防工作机制,召开联防工作会议,签订《森林草原防灭火联防联控协议》,形成强大的联防联控合力。全盟林草系统坚持“生态无边界,防火一盘棋”原则,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六、固本强基夯实根基,筑牢长期防火屏障

坚持“标本兼治、长短结合”,系统提升防火基础设施水平。加强盟界、林缘防火隔离带建设,因地制宜、因险设防,在重点地区开展可燃物清理和计划烧除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开设、维护中蒙边境防火隔离带,降低边境地区森林草原火灾隐患,最大限度阻隔蒙古国草原大火入侵。加快推动完成兴安盟森林草原防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五岔沟森林防火应急道路建设项目,谋划大兴安岭林区森林草原防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一步提升森林草原火灾综合治理能力,为全盟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扎实开展保驾护航。

下一步,全盟林草系统将始终绷紧防火安全这根弦,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坚决守护好这片碧绿、这方蔚蓝、这份纯净,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