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
宁城群众主动救助受伤狍子 彰显生态自觉 
发布时间:2025-07-14 15:05:00           来源:赤峰市林业和草原局

7月11日,宁城县农牧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林草中队接到群众来电,称在大明镇马站后山上发现一只受伤狍子。电话的背后,是一次彰显生态守护意识的生命救援:7月7日,一位进山采药的村民发现了这只幼狍,当时因它伤势奄奄一息,村民见状便先将其带回悉心照料,待其状态稍稳后,便第一时间联系了执法部门,主动上交。执法人员随即联系县野生动物救助站进一步喂养治疗。

正是平日里深入人心的野生动物保护宣传,让“遇伤救助、主动上报”的理念成了村民的本能反应。在等待救助站人员赶来的间隙,执法人员又进一步向参与救助的村民详细宣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相关法规,强调“保护野生动植物是每个公民的法定义务”——这不仅是法律的要求,更是生态文明理念的生动实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来不是一句的口号,而是体现在每一次对受伤生灵的援助、每一次对野生环境的守护中。“您的行为正是对‘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最好诠释。”执法人员向村民表达了感谢并予以表扬,狍子幼崽并无大碍,目前已获得妥善救助。

山野间的风带着草木气息掠过,仿佛在见证这场跨越数日的生命守护。从村民的自发救助,到执法部门的快速响应,再到专业机构的接力帮扶,一连串行动勾勒出一幅人与自然同栖共美的生动图景。这不仅是对一只野生动物个体的救助,更是生态文明理念在基层落地生根的缩影——当每一份对生命的珍视汇聚起来,每一个人都成为生态文明的参与者、践行者,便构筑起守护生物多样性的坚实屏障,让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在这片土地上持续绽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档  :
分享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
承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保护总站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学苑东街23号
电话:0471-3380600 邮编:010020
蒙ICP备19003945号-1
 

宁城群众主动救助受伤狍子 彰显生态自觉 

发布时间:2025-07-14
来源: 赤峰市林业和草原局
朗读

宁城群众主动救助受伤狍子 彰显生态自觉 , 7月11日,宁城县农牧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林草中队接到群众来电,称在大明镇马站后山上发现一只受伤狍子。电话的背后,是一次彰显生态守护意识的生命救援:7月7日,一位进山采药的村民发现了这只幼狍,当时因它伤势奄奄一息,村民见状便先将其带回悉心照料,待其状态稍稳后,便第一时间联系了执法部门,主动上交。执法人员随即联系县野生动物救助站进一步喂养治疗。正是平日里深入人心的野生动物保护宣传,让“遇伤救助、主动上报”的理念成了村民的本能反应。在等待救助站人员赶来的间隙,执法人员又进一步向参与救助的村民详细宣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相关法规,强调“保护野生动植物是每个公民的法定义务”——这不仅是法律的要求,更是生态文明理念的生动实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来不是一句的口号,而是体现在每一次对受伤生灵的援助、每一次对野生环境的守护中。“您的行为正是对‘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最好诠释。”执法人员向村民表达了感谢并予以表扬,狍子幼崽并无大碍,目前已获得妥善救助。山野间的风带着草木气息掠过,仿佛在见证这场跨越数日的生命守护。从村民的自发救助,到执法部门的快速响应,再到专业机构的接力帮扶,一连串行动勾勒出一幅人与自然同栖共美的生动图景。这不仅是对一只野生动物个体的救助,更是生态文明理念在基层落地生根的缩影——当每一份对生命的珍视汇聚起来,每一个人都成为生态文明的参与者、践行者,便构筑起守护生物多样性的坚实屏障,让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在这片土地上持续绽放。

7月11日,宁城县农牧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林草中队接到群众来电,称在大明镇马站后山上发现一只受伤狍子。电话的背后,是一次彰显生态守护意识的生命救援:7月7日,一位进山采药的村民发现了这只幼狍,当时因它伤势奄奄一息,村民见状便先将其带回悉心照料,待其状态稍稳后,便第一时间联系了执法部门,主动上交。执法人员随即联系县野生动物救助站进一步喂养治疗。

正是平日里深入人心的野生动物保护宣传,让“遇伤救助、主动上报”的理念成了村民的本能反应。在等待救助站人员赶来的间隙,执法人员又进一步向参与救助的村民详细宣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相关法规,强调“保护野生动植物是每个公民的法定义务”——这不仅是法律的要求,更是生态文明理念的生动实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来不是一句的口号,而是体现在每一次对受伤生灵的援助、每一次对野生环境的守护中。“您的行为正是对‘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最好诠释。”执法人员向村民表达了感谢并予以表扬,狍子幼崽并无大碍,目前已获得妥善救助。

山野间的风带着草木气息掠过,仿佛在见证这场跨越数日的生命守护。从村民的自发救助,到执法部门的快速响应,再到专业机构的接力帮扶,一连串行动勾勒出一幅人与自然同栖共美的生动图景。这不仅是对一只野生动物个体的救助,更是生态文明理念在基层落地生根的缩影——当每一份对生命的珍视汇聚起来,每一个人都成为生态文明的参与者、践行者,便构筑起守护生物多样性的坚实屏障,让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在这片土地上持续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