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林业和草原局赛罕分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以林长制为抓手,以监测预警、制度体系、综合防治为主线,积极开展草原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深入推进精准防控、绿色防控、科学防控,从今年4月中旬开始,呼和浩特市林草赛罕分局对辖区内易发生草原有害生物的草地强化监测、预警机制,为草原有害生物科学防治提供数据支持。
2025年赛罕区草原有害生物监测面积为8000余亩,布设样方10个,累计监测12次,监测覆盖率100%,经监测,赛罕区草原有害生物主要以亚洲小车蝗、中华剑角蝗为主,根据以上虫情生物学特性并结合气候因子,7月1日至7日,呼和浩特市林草赛罕分局抓住有利时机分别在赛罕区榆林镇、黄合少镇天然牧草地,利用无人机飞防作业模式防治亚洲小车蝗、中华剑角蝗6000余亩,通过防前防后对比分析,防治区域虫口密度明显下降,成灾率严格控制在10%以下,辖区草原生态状况持续向好,草原可持续控灾能力显著增强。
下一步,呼和浩特市林草赛罕分局将继续按照“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管、强化责任”林草有害生物防控方针,科学谋划,久久为功,切实巩固和加强草原有害生物防治成效,同时持续做好草原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工作,严防外来物种入侵,筑牢生物生态安全屏障,为赛罕区林草资源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呼和浩特市林草赛罕分局全面完成2025年草原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 呼和浩特市林业和草原局赛罕分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以林长制为抓手,以监测预警、制度体系、综合防治为主线,积极开展草原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深入推进精准防控、绿色防控、科学防控,从今年4月中旬开始,呼和浩特市林草赛罕分局对辖区内易发生草原有害生物的草地强化监测、预警机制,为草原有害生物科学防治提供数据支持。 2025年赛罕区草原有害生物监测面积为8000余亩,布设样方10个,累计监测12次,监测覆盖率100%,经监测,赛罕区草原有害生物主要以亚洲小车蝗、中华剑角蝗为主,根据以上虫情生物学特性并结合气候因子,7月1日至7日,呼和浩特市林草赛罕分局抓住有利时机分别在赛罕区榆林镇、黄合少镇天然牧草地,利用无人机飞防作业模式防治亚洲小车蝗、中华剑角蝗6000余亩,通过防前防后对比分析,防治区域虫口密度明显下降,成灾率严格控制在10%以下,辖区草原生态状况持续向好,草原可持续控灾能力显著增强。下一步,呼和浩特市林草赛罕分局将继续按照“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管、强化责任”林草有害生物防控方针,科学谋划,久久为功,切实巩固和加强草原有害生物防治成效,同时持续做好草原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工作,严防外来物种入侵,筑牢生物生态安全屏障,为赛罕区林草资源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呼和浩特市林业和草原局赛罕分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以林长制为抓手,以监测预警、制度体系、综合防治为主线,积极开展草原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深入推进精准防控、绿色防控、科学防控,从今年4月中旬开始,呼和浩特市林草赛罕分局对辖区内易发生草原有害生物的草地强化监测、预警机制,为草原有害生物科学防治提供数据支持。
2025年赛罕区草原有害生物监测面积为8000余亩,布设样方10个,累计监测12次,监测覆盖率100%,经监测,赛罕区草原有害生物主要以亚洲小车蝗、中华剑角蝗为主,根据以上虫情生物学特性并结合气候因子,7月1日至7日,呼和浩特市林草赛罕分局抓住有利时机分别在赛罕区榆林镇、黄合少镇天然牧草地,利用无人机飞防作业模式防治亚洲小车蝗、中华剑角蝗6000余亩,通过防前防后对比分析,防治区域虫口密度明显下降,成灾率严格控制在10%以下,辖区草原生态状况持续向好,草原可持续控灾能力显著增强。
下一步,呼和浩特市林草赛罕分局将继续按照“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管、强化责任”林草有害生物防控方针,科学谋划,久久为功,切实巩固和加强草原有害生物防治成效,同时持续做好草原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工作,严防外来物种入侵,筑牢生物生态安全屏障,为赛罕区林草资源健康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