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
兴安盟扎实推进松材线虫病秋季普查工作  全力守护森林生态安全 
发布时间:2025-10-14 15:30:00           来源:兴安盟林业和草原局

秋季是松材线虫病监测排查的关键窗口期,为有效防范松材线虫病传入扩散,筑牢兴安盟森林生态安全屏障,兴安盟林草局立足全盟松林资源分布实际,统筹部署、精准施策,组织盟、旗(县市)、乡(林场)三级林草部门及有害生物防治检疫机构扎实开展松材线虫病秋季普查工作。通过高位压实责任、强化科技赋能、深化全民动员等举措,有效巩固全盟森林生态安全稳定形势。

一、高位部署,全力压实管控责任

一是完善防控体系,兴安盟林草局于8月召开专题会议,结合辖区气候条件、松林资源分布情况,制定“一域一策”普查方案,明确范围、标准与节点,构建“盟-旗(县市)-乡(林场)”三级联动责任体系,将任务细化到最小单元。二是强化检疫管理,加大对松材加工企业、木材市场、苗圃基地的检疫检查力度,出动检疫执法人员192人次,实地深入涉木企业69家,严查检疫松木及制品,对违规行为依法严处,并责令限期整改。经检查,发现问题17起,所有问题已于9月全部整改完毕,整改完成率100%。

二、双擎驱动,筑牢精准监测防线

整合技术资源,将“现代科技”与“传统踏查”相结合,一方面,运用搭载高清摄像头的无人机,优先排查高速公路沿线、景区、松材加工企业等重点区域,通过图像识别快速筛选叶片发黄、枯萎的疑似病株,单块林地普查时间缩短70%以上;另一方面,出动专业技术人员80余人开展人工踏查,对偏远山区、零星分布松林等无人机难以覆盖的区域进行“地毯式”排查,全面消除监测“死角”“盲区”。同时,在全盟重点区域布设500套诱捕器,实时监测传播媒介天牛活动轨迹;建立普查与处置“无缝衔接”机制,发现疑似病株立即标记、取样检测,实现病害“早预警、早识别”。截至9月30日,全盟11262个小班、153.3万亩松林已全部完成监测,共发现枯黄枯死松树1041株,其中不明原因死亡松树32株,均已完成取样检测,未发现松材线虫。

三、营造氛围,增强全民防控意识

分层分类开展防控宣传与技术培训,推动防控意识深入人心。8月,讲解病害典型症状(针叶黄褐色、树脂分泌减少、树干有蛀孔)、规范取样方法与数据记录要求,同步实操指导松材线虫病监管平台及APP应用,累计培训150余人次。抢抓全国防灾减灾日、全国生态日等时间节点,通过发放宣传手册、设立户外展板等形式,向群众普及松材线虫病危害、传播途径、防控政策及疫木识别要点,累计发放宣传资料4000余份。此外,动员全盟有害生物防治机构业务骨干走进林区周边学校、企业开展宣讲活动,结合典型案例剖析与实物展示,强化群众对病害的认知,引导社会力量主动参与防控工作。

下一步,兴安盟将以此次秋季普查为重要支撑,持续压实松材线虫病防控责任,优化“科技+人工”监测预警模式,深化全民防控宣传教育,紧盯不明原因枯死松树后续跟踪管理与传播媒介天牛防控,切实巩固普查成果,全力守护兴安盟森林生态安全稳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档  :
分享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
承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保护总站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学苑东街23号
电话:0471-3380600 邮编:010020
蒙ICP备19003945号-1
 

兴安盟扎实推进松材线虫病秋季普查工作  全力守护森林生态安全 

发布时间:2025-10-14
来源: 兴安盟林业和草原局
朗读

兴安盟扎实推进松材线虫病秋季普查工作  全力守护森林生态安全 , 秋季是松材线虫病监测排查的关键窗口期,为有效防范松材线虫病传入扩散,筑牢兴安盟森林生态安全屏障,兴安盟林草局立足全盟松林资源分布实际,统筹部署、精准施策,组织盟、旗(县市)、乡(林场)三级林草部门及有害生物防治检疫机构扎实开展松材线虫病秋季普查工作。通过高位压实责任、强化科技赋能、深化全民动员等举措,有效巩固全盟森林生态安全稳定形势。一、高位部署,全力压实管控责任一是完善防控体系,兴安盟林草局于8月召开专题会议,结合辖区气候条件、松林资源分布情况,制定“一域一策”普查方案,明确范围、标准与节点,构建“盟-旗(县市)-乡(林场)”三级联动责任体系,将任务细化到最小单元。二是强化检疫管理,加大对松材加工企业、木材市场、苗圃基地的检疫检查力度,出动检疫执法人员192人次,实地深入涉木企业69家,严查检疫松木及制品,对违规行为依法严处,并责令限期整改。经检查,发现问题17起,所有问题已于9月全部整改完毕,整改完成率100%。二、双擎驱动,筑牢精准监测防线整合技术资源,将“现代科技”与“传统踏查”相结合,一方面,运用搭载高清摄像头的无人机,优先排查高速公路沿线、景区、松材加工企业等重点区域,通过图像识别快速筛选叶片发黄、枯萎的疑似病株,单块林地普查时间缩短70%以上;另一方面,出动专业技术人员80余人开展人工踏查,对偏远山区、零星分布松林等无人机难以覆盖的区域进行“地毯式”排查,全面消除监测“死角”“盲区”。同时,在全盟重点区域布设500套诱捕器,实时监测传播媒介天牛活动轨迹;建立普查与处置“无缝衔接”机制,发现疑似病株立即标记、取样检测,实现病害“早预警、早识别”。截至9月30日,全盟11262个小班、153.3万亩松林已全部完成监测,共发现枯黄枯死松树1041株,其中不明原因死亡松树32株,均已完成取样检测,未发现松材线虫。三、营造氛围,增强全民防控意识分层分类开展防控宣传与技术培训,推动防控意识深入人心。8月,讲解病害典型症状(针叶黄褐色、树脂分泌减少、树干有蛀孔)、规范取样方法与数据记录要求,同步实操指导松材线虫病监管平台及APP应用,累计培训150余人次。抢抓全国防灾减灾日、全国生态日等时间节点,通过发放宣传手册、设立户外展板等形式,向群众普及松材线虫病危害、传播途径、防控政策及疫木识别要点,累计发放宣传资料4000余份。此外,动员全盟有害生物防治机构业务骨干走进林区周边学校、企业开展宣讲活动,结合典型案例剖析与实物展示,强化群众对病害的认知,引导社会力量主动参与防控工作。下一步,兴安盟将以此次秋季普查为重要支撑,持续压实松材线虫病防控责任,优化“科技+人工”监测预警模式,深化全民防控宣传教育,紧盯不明原因枯死松树后续跟踪管理与传播媒介天牛防控,切实巩固普查成果,全力守护兴安盟森林生态安全稳定。

秋季是松材线虫病监测排查的关键窗口期,为有效防范松材线虫病传入扩散,筑牢兴安盟森林生态安全屏障,兴安盟林草局立足全盟松林资源分布实际,统筹部署、精准施策,组织盟、旗(县市)、乡(林场)三级林草部门及有害生物防治检疫机构扎实开展松材线虫病秋季普查工作。通过高位压实责任、强化科技赋能、深化全民动员等举措,有效巩固全盟森林生态安全稳定形势。

一、高位部署,全力压实管控责任

一是完善防控体系,兴安盟林草局于8月召开专题会议,结合辖区气候条件、松林资源分布情况,制定“一域一策”普查方案,明确范围、标准与节点,构建“盟-旗(县市)-乡(林场)”三级联动责任体系,将任务细化到最小单元。二是强化检疫管理,加大对松材加工企业、木材市场、苗圃基地的检疫检查力度,出动检疫执法人员192人次,实地深入涉木企业69家,严查检疫松木及制品,对违规行为依法严处,并责令限期整改。经检查,发现问题17起,所有问题已于9月全部整改完毕,整改完成率100%。

二、双擎驱动,筑牢精准监测防线

整合技术资源,将“现代科技”与“传统踏查”相结合,一方面,运用搭载高清摄像头的无人机,优先排查高速公路沿线、景区、松材加工企业等重点区域,通过图像识别快速筛选叶片发黄、枯萎的疑似病株,单块林地普查时间缩短70%以上;另一方面,出动专业技术人员80余人开展人工踏查,对偏远山区、零星分布松林等无人机难以覆盖的区域进行“地毯式”排查,全面消除监测“死角”“盲区”。同时,在全盟重点区域布设500套诱捕器,实时监测传播媒介天牛活动轨迹;建立普查与处置“无缝衔接”机制,发现疑似病株立即标记、取样检测,实现病害“早预警、早识别”。截至9月30日,全盟11262个小班、153.3万亩松林已全部完成监测,共发现枯黄枯死松树1041株,其中不明原因死亡松树32株,均已完成取样检测,未发现松材线虫。

三、营造氛围,增强全民防控意识

分层分类开展防控宣传与技术培训,推动防控意识深入人心。8月,讲解病害典型症状(针叶黄褐色、树脂分泌减少、树干有蛀孔)、规范取样方法与数据记录要求,同步实操指导松材线虫病监管平台及APP应用,累计培训150余人次。抢抓全国防灾减灾日、全国生态日等时间节点,通过发放宣传手册、设立户外展板等形式,向群众普及松材线虫病危害、传播途径、防控政策及疫木识别要点,累计发放宣传资料4000余份。此外,动员全盟有害生物防治机构业务骨干走进林区周边学校、企业开展宣讲活动,结合典型案例剖析与实物展示,强化群众对病害的认知,引导社会力量主动参与防控工作。

下一步,兴安盟将以此次秋季普查为重要支撑,持续压实松材线虫病防控责任,优化“科技+人工”监测预警模式,深化全民防控宣传教育,紧盯不明原因枯死松树后续跟踪管理与传播媒介天牛防控,切实巩固普查成果,全力守护兴安盟森林生态安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