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
5万只候鸟抵达兴安盟!39处栖息地守护! 
发布时间:2025-10-16 14:55:00           来源:兴安盟林业和草原局

深秋时节,气温渐降,大批南迁候鸟陆续飞抵兴安盟。往日静谧的湖泊与河岸,因这些“远方来客”变得热闹非凡。白鹤舒展修长羽翼掠过波光粼粼的水面,小天鹅成群结队在湖中嬉戏打闹,丹顶鹤迈着优雅步伐在岸边寻觅食物,白额雁、豆雁则集群停歇休憩。万鸟齐栖的生动场景,构成一幅幅灵动鲜活的生态画卷,为深秋的兴安大地注入了蓬勃生机。

监测数据显示,目前在兴安盟停留歇脚的迁徙候鸟累计已超5万只。作为候鸟南迁途中重要的“能量补给站”,兴安盟能吸引如此众多候鸟驻足,背后是当地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持续深耕与扎实行动。

今年以来,兴安盟林草局牵头组织全盟鸟类保护专项行动,聚焦野湖、野滩等39处重点鸟类栖息地,常态化开展专项巡查,从源头筑牢候鸟保护防线,严厉打击非法猎捕野生鸟类等违法犯罪行为。截至目前,全盟林草系统已出动巡护检查车辆142台次、巡护工作人员284人次,守护辖区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安全。

与此同时,兴安盟积极运用现代科技赋能生态保护。在野生鸟类栖息地及重点分布区,充分利用大数据、无人机等信息技术搭建智能化监管平台,实现对重点区域的实时动态监控,织密织牢候鸟“守护网”,为野生鸟类资源安全提供坚实科技支撑。

为凝聚保护合力,兴安盟林草局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等多部门建立会商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推动信息资源共享,协同开展联合巡检与执法行动。在全盟鸟类保护专项行动期间,各部门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77人次、执法车辆92台次,检查重点区域25处,排查市场、餐馆等场所30家,以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坚决防范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形成强大震慑效应。

兴安盟还通过新媒体平台广泛科普,结合线下张贴宣传标语、发放宣传资料、举办现场宣讲活动等形式,深入宣传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与生态保护知识。目前,已在重点区域设立宣传牌3块,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开展宣传活动6场次,有效提升了公众对野生动物保护的认知度与参与度,营造出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参与野生动物保护的良好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档  :
分享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
承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保护总站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学苑东街23号
电话:0471-3380600 邮编:010020
蒙ICP备19003945号-1
 

5万只候鸟抵达兴安盟!39处栖息地守护! 

发布时间:2025-10-16
来源: 兴安盟林业和草原局
朗读

5万只候鸟抵达兴安盟!39处栖息地守护! , 深秋时节,气温渐降,大批南迁候鸟陆续飞抵兴安盟。往日静谧的湖泊与河岸,因这些“远方来客”变得热闹非凡。白鹤舒展修长羽翼掠过波光粼粼的水面,小天鹅成群结队在湖中嬉戏打闹,丹顶鹤迈着优雅步伐在岸边寻觅食物,白额雁、豆雁则集群停歇休憩。万鸟齐栖的生动场景,构成一幅幅灵动鲜活的生态画卷,为深秋的兴安大地注入了蓬勃生机。监测数据显示,目前在兴安盟停留歇脚的迁徙候鸟累计已超5万只。作为候鸟南迁途中重要的“能量补给站”,兴安盟能吸引如此众多候鸟驻足,背后是当地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持续深耕与扎实行动。今年以来,兴安盟林草局牵头组织全盟鸟类保护专项行动,聚焦野湖、野滩等39处重点鸟类栖息地,常态化开展专项巡查,从源头筑牢候鸟保护防线,严厉打击非法猎捕野生鸟类等违法犯罪行为。截至目前,全盟林草系统已出动巡护检查车辆142台次、巡护工作人员284人次,守护辖区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安全。与此同时,兴安盟积极运用现代科技赋能生态保护。在野生鸟类栖息地及重点分布区,充分利用大数据、无人机等信息技术搭建智能化监管平台,实现对重点区域的实时动态监控,织密织牢候鸟“守护网”,为野生鸟类资源安全提供坚实科技支撑。为凝聚保护合力,兴安盟林草局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等多部门建立会商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推动信息资源共享,协同开展联合巡检与执法行动。在全盟鸟类保护专项行动期间,各部门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77人次、执法车辆92台次,检查重点区域25处,排查市场、餐馆等场所30家,以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坚决防范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形成强大震慑效应。兴安盟还通过新媒体平台广泛科普,结合线下张贴宣传标语、发放宣传资料、举办现场宣讲活动等形式,深入宣传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与生态保护知识。目前,已在重点区域设立宣传牌3块,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开展宣传活动6场次,有效提升了公众对野生动物保护的认知度与参与度,营造出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参与野生动物保护的良好氛围。

深秋时节,气温渐降,大批南迁候鸟陆续飞抵兴安盟。往日静谧的湖泊与河岸,因这些“远方来客”变得热闹非凡。白鹤舒展修长羽翼掠过波光粼粼的水面,小天鹅成群结队在湖中嬉戏打闹,丹顶鹤迈着优雅步伐在岸边寻觅食物,白额雁、豆雁则集群停歇休憩。万鸟齐栖的生动场景,构成一幅幅灵动鲜活的生态画卷,为深秋的兴安大地注入了蓬勃生机。

监测数据显示,目前在兴安盟停留歇脚的迁徙候鸟累计已超5万只。作为候鸟南迁途中重要的“能量补给站”,兴安盟能吸引如此众多候鸟驻足,背后是当地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持续深耕与扎实行动。

今年以来,兴安盟林草局牵头组织全盟鸟类保护专项行动,聚焦野湖、野滩等39处重点鸟类栖息地,常态化开展专项巡查,从源头筑牢候鸟保护防线,严厉打击非法猎捕野生鸟类等违法犯罪行为。截至目前,全盟林草系统已出动巡护检查车辆142台次、巡护工作人员284人次,守护辖区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安全。

与此同时,兴安盟积极运用现代科技赋能生态保护。在野生鸟类栖息地及重点分布区,充分利用大数据、无人机等信息技术搭建智能化监管平台,实现对重点区域的实时动态监控,织密织牢候鸟“守护网”,为野生鸟类资源安全提供坚实科技支撑。

为凝聚保护合力,兴安盟林草局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等多部门建立会商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推动信息资源共享,协同开展联合巡检与执法行动。在全盟鸟类保护专项行动期间,各部门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77人次、执法车辆92台次,检查重点区域25处,排查市场、餐馆等场所30家,以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坚决防范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形成强大震慑效应。

兴安盟还通过新媒体平台广泛科普,结合线下张贴宣传标语、发放宣传资料、举办现场宣讲活动等形式,深入宣传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与生态保护知识。目前,已在重点区域设立宣传牌3块,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开展宣传活动6场次,有效提升了公众对野生动物保护的认知度与参与度,营造出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参与野生动物保护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