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国农林水利气象工会全国委员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宣传中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监测中心联合主办的全国大小兴安岭“生态保护与转型发展”营林劳动竞赛上,赤峰市宁城县头道营子林场苗圃获得营林竞赛三等奖,不仅为赤峰市林业系统赢得荣誉,也为全市基层育苗单元的生态转型树立了典范。

宁城县头道营子林场苗圃坐落于赤峰市宁城县中南部、老哈河上游,地处冀蒙辽三省区交界处,现有林地经营面积102277亩,其中育苗核心区209亩。
苗圃拥有40名工作人员,其中包含管理人员2名、副高级工程师2名、检验员1名、固定技术工人8名、季节工人27名,形成了结构相对合理、专业扎实的育苗团队。

多年来,他们秉持“科技兴苗、生态转型”理念,苗圃积极引进推广育苗新技术、新设备。加大良种营养杯苗培育比例,采用可降解无纺布营养杯和轻基质营养钵技术,既提升苗木成活率,又减少环境影响;运用无人机开展化学除草、灭虫、施肥作业,大幅提升作业效率;引进先进节水灌溉设施,让育苗过程更生态、更高效,为苗木生长提供了稳定保障。
头道营子林场苗圃先后被评为赤峰市“标准化育苗先进单位”、赤峰市“国有苗圃标兵单位”;2001年,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授予“国家无检疫对象苗圃”;2021年和2023年,先后被晋升为市级“林业保障性苗圃”和自治区级“林业保障性苗圃”。

2016年以来,该苗圃累计投资200多万元,在良种培育方面,成功培育了油松、华北落叶松、蒙富苹果等良种苗木1400余万株,良种育苗比例逐年稳步提升。2018年,国有林场改革后,头道营子林场苗圃创新推行分区生产模式,科学划分针叶树、经济林、绿化苗木培育区,根据不同苗木生长特性精准配套设施、改良土壤,实现土地利用效能最大化。同时建立长效规划机制,结合市场动态与生态工程任务,制定3-5年长期规划与1-3年短期计划,提前储备物资、检修机械,确保育苗工作有序推进。

该苗圃的这些创新实践,不仅让苗圃在行业竞争中占据优势,更赢得了竞赛评审专家组的高度认可,认为其发展路径与生态保护、转型发展理念深度融合,其实践经验具备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和推广价值。下一步,宁城县头道营子林场苗圃将继续围绕国家林业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生态保护与转型发展的道路上持续发力,建设好自治区级“林业保障性苗圃”。
宁城县头道营子林场苗圃荣获国家级营林劳动竞赛奖 , 近日,在中国农林水利气象工会全国委员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宣传中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监测中心联合主办的全国大小兴安岭“生态保护与转型发展”营林劳动竞赛上,赤峰市宁城县头道营子林场苗圃获得营林竞赛三等奖,不仅为赤峰市林业系统赢得荣誉,也为全市基层育苗单元的生态转型树立了典范。宁城县头道营子林场苗圃坐落于赤峰市宁城县中南部、老哈河上游,地处冀蒙辽三省区交界处,现有林地经营面积102277亩,其中育苗核心区209亩。苗圃拥有40名工作人员,其中包含管理人员2名、副高级工程师2名、检验员1名、固定技术工人8名、季节工人27名,形成了结构相对合理、专业扎实的育苗团队。多年来,他们秉持“科技兴苗、生态转型”理念,苗圃积极引进推广育苗新技术、新设备。加大良种营养杯苗培育比例,采用可降解无纺布营养杯和轻基质营养钵技术,既提升苗木成活率,又减少环境影响;运用无人机开展化学除草、灭虫、施肥作业,大幅提升作业效率;引进先进节水灌溉设施,让育苗过程更生态、更高效,为苗木生长提供了稳定保障。头道营子林场苗圃先后被评为赤峰市“标准化育苗先进单位”、赤峰市“国有苗圃标兵单位”;2001年,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授予“国家无检疫对象苗圃”;2021年和2023年,先后被晋升为市级“林业保障性苗圃”和自治区级“林业保障性苗圃”。2016年以来,该苗圃累计投资200多万元,在良种培育方面,成功培育了油松、华北落叶松、蒙富苹果等良种苗木1400余万株,良种育苗比例逐年稳步提升。2018年,国有林场改革后,头道营子林场苗圃创新推行分区生产模式,科学划分针叶树、经济林、绿化苗木培育区,根据不同苗木生长特性精准配套设施、改良土壤,实现土地利用效能最大化。同时建立长效规划机制,结合市场动态与生态工程任务,制定3-5年长期规划与1-3年短期计划,提前储备物资、检修机械,确保育苗工作有序推进。该苗圃的这些创新实践,不仅让苗圃在行业竞争中占据优势,更赢得了竞赛评审专家组的高度认可,认为其发展路径与生态保护、转型发展理念深度融合,其实践经验具备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和推广价值。下一步,宁城县头道营子林场苗圃将继续围绕国家林业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生态保护与转型发展的道路上持续发力,建设好自治区级“林业保障性苗圃”。
近日,在中国农林水利气象工会全国委员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宣传中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监测中心联合主办的全国大小兴安岭“生态保护与转型发展”营林劳动竞赛上,赤峰市宁城县头道营子林场苗圃获得营林竞赛三等奖,不仅为赤峰市林业系统赢得荣誉,也为全市基层育苗单元的生态转型树立了典范。

宁城县头道营子林场苗圃坐落于赤峰市宁城县中南部、老哈河上游,地处冀蒙辽三省区交界处,现有林地经营面积102277亩,其中育苗核心区209亩。
苗圃拥有40名工作人员,其中包含管理人员2名、副高级工程师2名、检验员1名、固定技术工人8名、季节工人27名,形成了结构相对合理、专业扎实的育苗团队。

多年来,他们秉持“科技兴苗、生态转型”理念,苗圃积极引进推广育苗新技术、新设备。加大良种营养杯苗培育比例,采用可降解无纺布营养杯和轻基质营养钵技术,既提升苗木成活率,又减少环境影响;运用无人机开展化学除草、灭虫、施肥作业,大幅提升作业效率;引进先进节水灌溉设施,让育苗过程更生态、更高效,为苗木生长提供了稳定保障。
头道营子林场苗圃先后被评为赤峰市“标准化育苗先进单位”、赤峰市“国有苗圃标兵单位”;2001年,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授予“国家无检疫对象苗圃”;2021年和2023年,先后被晋升为市级“林业保障性苗圃”和自治区级“林业保障性苗圃”。

2016年以来,该苗圃累计投资200多万元,在良种培育方面,成功培育了油松、华北落叶松、蒙富苹果等良种苗木1400余万株,良种育苗比例逐年稳步提升。2018年,国有林场改革后,头道营子林场苗圃创新推行分区生产模式,科学划分针叶树、经济林、绿化苗木培育区,根据不同苗木生长特性精准配套设施、改良土壤,实现土地利用效能最大化。同时建立长效规划机制,结合市场动态与生态工程任务,制定3-5年长期规划与1-3年短期计划,提前储备物资、检修机械,确保育苗工作有序推进。

该苗圃的这些创新实践,不仅让苗圃在行业竞争中占据优势,更赢得了竞赛评审专家组的高度认可,认为其发展路径与生态保护、转型发展理念深度融合,其实践经验具备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和推广价值。下一步,宁城县头道营子林场苗圃将继续围绕国家林业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生态保护与转型发展的道路上持续发力,建设好自治区级“林业保障性苗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