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
赤峰市一肯中乡“三维”发力 绷紧秋冬防火弦 
发布时间:2025-11-14 11:05:00           来源:赤峰市林业和草原局

赤峰市宁城县一肯中乡聚焦“责任、宣传、应急”三维发力,织密织牢秋冬防火安全网,全力守护辖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与生态环境稳定。

防火期以来,一肯中乡将秋冬季防火列为重点工作,推行“主要负责人包片、干部包村、网格员包地块”的三级包保责任制,明确各级岗位职责,形成“责任到人、分区管控、全域覆盖”的管理网络。

组建专职巡查队、应急扑火队等队伍26支,针对林地、棚区、秸秆堆垛、农村住房等重点区域,开展常态化联合巡查,累计整改隐患点位20余处,确保火情“早发现、早处置”。以乡村两级干部为主体,联合应急岗和综合执法队对沙巴日台村、八里铺村、五家村325个大棚进行防火排查,下达176张整改通知书,均已完成全面整改。同时,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主要负责人带班制度,确保火情信息及时上传下达,杜绝脱岗漏岗现象。

通过微信公众号、村民联络群推送防火警示案例、法规政策和安全常识30余条,让防火意识渗透日常生活;组织干部、志愿者入村入户面对面提醒,在村口、林地、棚区要道等重要点位增设警示牌、悬挂横幅标语40余个,制作防火旗100余个,利用流动宣传车、“村村响”广播循环播放防火禁令,实现宣传全覆盖。重点关注农村老人、儿童、智力障碍等人群,引导群众自觉抵制违规用火行为,营造“人人参与、户户监督”的浓厚氛围。

完善火情监测预警体系,增派护林员动态巡护重点林区,结合秋冬季节气候特点,重点防范人为火源与自然火险。储备灭火器材60余件,随时调配应急车辆2台,定期检查维护防火设施和应急车辆,确保“拿得出、用得上”。

组织乡级防火应急队开展实战化演练,提升队员扑火技能与协同作战能力,同时与周边乡镇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实现信息共享、资源互通,形成跨区域防火合力,筑牢区域防火安全屏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档  :
分享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
承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保护总站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学苑东街23号
电话:0471-3380600 邮编:010020
蒙ICP备19003945号-1
 

赤峰市一肯中乡“三维”发力 绷紧秋冬防火弦 

发布时间:2025-11-14
来源: 赤峰市林业和草原局
朗读

赤峰市一肯中乡“三维”发力 绷紧秋冬防火弦 , 赤峰市宁城县一肯中乡聚焦“责任、宣传、应急”三维发力,织密织牢秋冬防火安全网,全力守护辖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与生态环境稳定。防火期以来,一肯中乡将秋冬季防火列为重点工作,推行“主要负责人包片、干部包村、网格员包地块”的三级包保责任制,明确各级岗位职责,形成“责任到人、分区管控、全域覆盖”的管理网络。组建专职巡查队、应急扑火队等队伍26支,针对林地、棚区、秸秆堆垛、农村住房等重点区域,开展常态化联合巡查,累计整改隐患点位20余处,确保火情“早发现、早处置”。以乡村两级干部为主体,联合应急岗和综合执法队对沙巴日台村、八里铺村、五家村325个大棚进行防火排查,下达176张整改通知书,均已完成全面整改。同时,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主要负责人带班制度,确保火情信息及时上传下达,杜绝脱岗漏岗现象。通过微信公众号、村民联络群推送防火警示案例、法规政策和安全常识30余条,让防火意识渗透日常生活;组织干部、志愿者入村入户面对面提醒,在村口、林地、棚区要道等重要点位增设警示牌、悬挂横幅标语40余个,制作防火旗100余个,利用流动宣传车、“村村响”广播循环播放防火禁令,实现宣传全覆盖。重点关注农村老人、儿童、智力障碍等人群,引导群众自觉抵制违规用火行为,营造“人人参与、户户监督”的浓厚氛围。完善火情监测预警体系,增派护林员动态巡护重点林区,结合秋冬季节气候特点,重点防范人为火源与自然火险。储备灭火器材60余件,随时调配应急车辆2台,定期检查维护防火设施和应急车辆,确保“拿得出、用得上”。组织乡级防火应急队开展实战化演练,提升队员扑火技能与协同作战能力,同时与周边乡镇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实现信息共享、资源互通,形成跨区域防火合力,筑牢区域防火安全屏障。

赤峰市宁城县一肯中乡聚焦“责任、宣传、应急”三维发力,织密织牢秋冬防火安全网,全力守护辖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与生态环境稳定。

防火期以来,一肯中乡将秋冬季防火列为重点工作,推行“主要负责人包片、干部包村、网格员包地块”的三级包保责任制,明确各级岗位职责,形成“责任到人、分区管控、全域覆盖”的管理网络。

组建专职巡查队、应急扑火队等队伍26支,针对林地、棚区、秸秆堆垛、农村住房等重点区域,开展常态化联合巡查,累计整改隐患点位20余处,确保火情“早发现、早处置”。以乡村两级干部为主体,联合应急岗和综合执法队对沙巴日台村、八里铺村、五家村325个大棚进行防火排查,下达176张整改通知书,均已完成全面整改。同时,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主要负责人带班制度,确保火情信息及时上传下达,杜绝脱岗漏岗现象。

通过微信公众号、村民联络群推送防火警示案例、法规政策和安全常识30余条,让防火意识渗透日常生活;组织干部、志愿者入村入户面对面提醒,在村口、林地、棚区要道等重要点位增设警示牌、悬挂横幅标语40余个,制作防火旗100余个,利用流动宣传车、“村村响”广播循环播放防火禁令,实现宣传全覆盖。重点关注农村老人、儿童、智力障碍等人群,引导群众自觉抵制违规用火行为,营造“人人参与、户户监督”的浓厚氛围。

完善火情监测预警体系,增派护林员动态巡护重点林区,结合秋冬季节气候特点,重点防范人为火源与自然火险。储备灭火器材60余件,随时调配应急车辆2台,定期检查维护防火设施和应急车辆,确保“拿得出、用得上”。

组织乡级防火应急队开展实战化演练,提升队员扑火技能与协同作战能力,同时与周边乡镇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实现信息共享、资源互通,形成跨区域防火合力,筑牢区域防火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