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
多措并举筑牢候鸟迁徙“安全通道” 
发布时间:2025-11-19 10:52:49           来源:包头市林业和草原局

为切实保障过境候鸟安全,掌握候鸟种群数量、分布情况及迁徙规律。近日,包头市昆都仑河国家湿地公园管护中心开展候鸟保护监测与专项巡护行动。此次行动坚持“科学监测,全方位保护”原则,多措并举,全力筑牢候鸟迁徙“安全通道”。


一是科技赋能,构建立体监测网。充分运用“人防+技防”手段,构建空地一体化的监测体系。依托已建成的远程视频监控,对核心区、主要觅食区实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利用无人机对人力难以抵达的滩涂、水域进行定期巡航,扩大监测覆盖面。组织人员携带监测设备,开展地面定点监测与数据记录。通过多层次监测,实时掌握候鸟种群动态、数量变化及栖息状况。重点对黑鹳、大天鹅、小天鹅、白鹭等珍稀野生鸟类进行跟踪监测与记录。截至目前,已监测到候鸟有白鹭、天鹅、赤麻鸭、绿头鸭等800余只,种群状态平稳,栖息活动正常,较往年有所增加。

二是加强巡护力量,划分责任片区,重点加大对迁徙路线、栖息地的巡护频次与密度。细致排查并清除非法设置的捕鸟网、毒饵等危害候鸟安全的隐患并积极做好候鸟等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依法依规开展候鸟等野生动物收容救助工作,及时救助和放归因受伤、受困、病弱鸟类及其他野生动物。

三是加强宣传引导。通过设立宣传警示牌、发布微信公众号推文、开展“自然公益课堂”“进社区、进校园”主题活动等方式,广泛宣传关于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及候鸟迁徙知识,并在巡护监测过程中向市民宣传关于文明观鸟须知、禽流感识别防治基础知识、鸟类识别基础知识、鸟类迁徙路径、科学救助野生动物等相关须知。营造了“保护候鸟、人人有责”的浓厚社会氛围,构建了群防群治的保护格局。

下一步,昆都仑河国家湿地公园管护中心将毫不松懈地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不断优化保护策略,加强与周边区域的协同保护,全力以赴确保候鸟迁徙安全,守护好这条生机勃勃的“生命航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档  :
分享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
承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保护总站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学苑东街23号
电话:0471-3380600 邮编:010020
蒙ICP备19003945号-1
 

多措并举筑牢候鸟迁徙“安全通道” 

发布时间:2025-11-19
来源: 包头市林业和草原局
朗读

多措并举筑牢候鸟迁徙“安全通道” , 为切实保障过境候鸟安全,掌握候鸟种群数量、分布情况及迁徙规律。近日,包头市昆都仑河国家湿地公园管护中心开展候鸟保护监测与专项巡护行动。此次行动坚持“科学监测,全方位保护”原则,多措并举,全力筑牢候鸟迁徙“安全通道”。一是科技赋能,构建立体监测网。充分运用“人防+技防”手段,构建空地一体化的监测体系。依托已建成的远程视频监控,对核心区、主要觅食区实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利用无人机对人力难以抵达的滩涂、水域进行定期巡航,扩大监测覆盖面。组织人员携带监测设备,开展地面定点监测与数据记录。通过多层次监测,实时掌握候鸟种群动态、数量变化及栖息状况。重点对黑鹳、大天鹅、小天鹅、白鹭等珍稀野生鸟类进行跟踪监测与记录。截至目前,已监测到候鸟有白鹭、天鹅、赤麻鸭、绿头鸭等800余只,种群状态平稳,栖息活动正常,较往年有所增加。二是加强巡护力量,划分责任片区,重点加大对迁徙路线、栖息地的巡护频次与密度。细致排查并清除非法设置的捕鸟网、毒饵等危害候鸟安全的隐患并积极做好候鸟等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依法依规开展候鸟等野生动物收容救助工作,及时救助和放归因受伤、受困、病弱鸟类及其他野生动物。三是加强宣传引导。通过设立宣传警示牌、发布微信公众号推文、开展“自然公益课堂”“进社区、进校园”主题活动等方式,广泛宣传关于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及候鸟迁徙知识,并在巡护监测过程中向市民宣传关于文明观鸟须知、禽流感识别防治基础知识、鸟类识别基础知识、鸟类迁徙路径、科学救助野生动物等相关须知。营造了“保护候鸟、人人有责”的浓厚社会氛围,构建了群防群治的保护格局。下一步,昆都仑河国家湿地公园管护中心将毫不松懈地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不断优化保护策略,加强与周边区域的协同保护,全力以赴确保候鸟迁徙安全,守护好这条生机勃勃的“生命航线”。

为切实保障过境候鸟安全,掌握候鸟种群数量、分布情况及迁徙规律。近日,包头市昆都仑河国家湿地公园管护中心开展候鸟保护监测与专项巡护行动。此次行动坚持“科学监测,全方位保护”原则,多措并举,全力筑牢候鸟迁徙“安全通道”。


一是科技赋能,构建立体监测网。充分运用“人防+技防”手段,构建空地一体化的监测体系。依托已建成的远程视频监控,对核心区、主要觅食区实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利用无人机对人力难以抵达的滩涂、水域进行定期巡航,扩大监测覆盖面。组织人员携带监测设备,开展地面定点监测与数据记录。通过多层次监测,实时掌握候鸟种群动态、数量变化及栖息状况。重点对黑鹳、大天鹅、小天鹅、白鹭等珍稀野生鸟类进行跟踪监测与记录。截至目前,已监测到候鸟有白鹭、天鹅、赤麻鸭、绿头鸭等800余只,种群状态平稳,栖息活动正常,较往年有所增加。

二是加强巡护力量,划分责任片区,重点加大对迁徙路线、栖息地的巡护频次与密度。细致排查并清除非法设置的捕鸟网、毒饵等危害候鸟安全的隐患并积极做好候鸟等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依法依规开展候鸟等野生动物收容救助工作,及时救助和放归因受伤、受困、病弱鸟类及其他野生动物。

三是加强宣传引导。通过设立宣传警示牌、发布微信公众号推文、开展“自然公益课堂”“进社区、进校园”主题活动等方式,广泛宣传关于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及候鸟迁徙知识,并在巡护监测过程中向市民宣传关于文明观鸟须知、禽流感识别防治基础知识、鸟类识别基础知识、鸟类迁徙路径、科学救助野生动物等相关须知。营造了“保护候鸟、人人有责”的浓厚社会氛围,构建了群防群治的保护格局。

下一步,昆都仑河国家湿地公园管护中心将毫不松懈地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不断优化保护策略,加强与周边区域的协同保护,全力以赴确保候鸟迁徙安全,守护好这条生机勃勃的“生命航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