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
喀喇沁旗:林下养鹿“驮”起绿色致富路 
发布时间:2025-11-18 11:15:00           来源:赤峰市林业和草原局

林深时见鹿,业兴后致富。在喀喇沁旗乃林镇,一幅“鹿鸣山林”的生态画卷已徐徐展开。2025年,乃林镇依托得天独厚的林下资源,打造了规模化、标准化的梅花鹿养殖育种示范区。总投资3000万元的野栖谷千头梅花鹿养殖育种基地已于今年8月正式投用,建有40亩标准化圈舍,并利用周边1000亩林地建设了放养围挡区,实现了真正的林下散养。

基地负责人王晓凤介绍:“在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帮助下,我的养殖基地从无到有只用了一个月,期间我们曾多次远赴吉林、辽宁等地考察取经。”她算了一笔经济账:“母鹿每只七八千元,公鹿更贵,要两万到两万五。鹿全身都是宝——母鹿产鹿羔,公鹿的鹿茸一年割两茬,一头鹿一年能收入几千元。”更让她看好的是梅花鹿的养殖优势:“梅花鹿不用喂饲料,只吃草和玉米,它的粪便是优质有机肥,一方能卖50多元。养一头牛的成本能养八只梅花鹿。”

正是看中梅花鹿温顺、食性广、抗病力强、效益可观的特点,王晓凤决心带动当地百姓共同发展:“我想通过示范养殖,把这个产业做成带动周边百姓致富的产业,让大家都能参与进来。”

无独有偶,在小牛群镇金地村,喀喇沁旗鑫野康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也通过特色养殖闯出了一片新天地。合作社现有梅花鹿160多头,通过销售鹿血、鹿茸等产品年收入约25万元。更值得一提的是,合作社创新经营模式,将50多只鹿租给乌兰布统景区,年租金达5万多元。展望未来,合作社计划将养殖规模扩大到300头,并积极推进鹿产品深加工,带动更多乡亲走上致富路。

从乃林镇的千亩林下散养示范区,到小牛群镇的多元化经营探索,喀喇沁旗已经形成各具特色的林下养鹿产业发展格局,共同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近年来,通过盘活林业资源、创新养殖方式,喀喇沁旗正让梅花鹿养殖产业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带动群众增收的重要引擎,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蹚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致富新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档  :
分享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
承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保护总站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学苑东街23号
电话:0471-3380600 邮编:010020
蒙ICP备19003945号-1
 

喀喇沁旗:林下养鹿“驮”起绿色致富路 

发布时间:2025-11-18
来源: 赤峰市林业和草原局
朗读

喀喇沁旗:林下养鹿“驮”起绿色致富路 , 林深时见鹿,业兴后致富。在喀喇沁旗乃林镇,一幅“鹿鸣山林”的生态画卷已徐徐展开。2025年,乃林镇依托得天独厚的林下资源,打造了规模化、标准化的梅花鹿养殖育种示范区。总投资3000万元的野栖谷千头梅花鹿养殖育种基地已于今年8月正式投用,建有40亩标准化圈舍,并利用周边1000亩林地建设了放养围挡区,实现了真正的林下散养。基地负责人王晓凤介绍:“在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帮助下,我的养殖基地从无到有只用了一个月,期间我们曾多次远赴吉林、辽宁等地考察取经。”她算了一笔经济账:“母鹿每只七八千元,公鹿更贵,要两万到两万五。鹿全身都是宝——母鹿产鹿羔,公鹿的鹿茸一年割两茬,一头鹿一年能收入几千元。”更让她看好的是梅花鹿的养殖优势:“梅花鹿不用喂饲料,只吃草和玉米,它的粪便是优质有机肥,一方能卖50多元。养一头牛的成本能养八只梅花鹿。”正是看中梅花鹿温顺、食性广、抗病力强、效益可观的特点,王晓凤决心带动当地百姓共同发展:“我想通过示范养殖,把这个产业做成带动周边百姓致富的产业,让大家都能参与进来。”无独有偶,在小牛群镇金地村,喀喇沁旗鑫野康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也通过特色养殖闯出了一片新天地。合作社现有梅花鹿160多头,通过销售鹿血、鹿茸等产品年收入约25万元。更值得一提的是,合作社创新经营模式,将50多只鹿租给乌兰布统景区,年租金达5万多元。展望未来,合作社计划将养殖规模扩大到300头,并积极推进鹿产品深加工,带动更多乡亲走上致富路。从乃林镇的千亩林下散养示范区,到小牛群镇的多元化经营探索,喀喇沁旗已经形成各具特色的林下养鹿产业发展格局,共同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近年来,通过盘活林业资源、创新养殖方式,喀喇沁旗正让梅花鹿养殖产业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带动群众增收的重要引擎,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蹚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致富新路。

林深时见鹿,业兴后致富。在喀喇沁旗乃林镇,一幅“鹿鸣山林”的生态画卷已徐徐展开。2025年,乃林镇依托得天独厚的林下资源,打造了规模化、标准化的梅花鹿养殖育种示范区。总投资3000万元的野栖谷千头梅花鹿养殖育种基地已于今年8月正式投用,建有40亩标准化圈舍,并利用周边1000亩林地建设了放养围挡区,实现了真正的林下散养。

基地负责人王晓凤介绍:“在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帮助下,我的养殖基地从无到有只用了一个月,期间我们曾多次远赴吉林、辽宁等地考察取经。”她算了一笔经济账:“母鹿每只七八千元,公鹿更贵,要两万到两万五。鹿全身都是宝——母鹿产鹿羔,公鹿的鹿茸一年割两茬,一头鹿一年能收入几千元。”更让她看好的是梅花鹿的养殖优势:“梅花鹿不用喂饲料,只吃草和玉米,它的粪便是优质有机肥,一方能卖50多元。养一头牛的成本能养八只梅花鹿。”

正是看中梅花鹿温顺、食性广、抗病力强、效益可观的特点,王晓凤决心带动当地百姓共同发展:“我想通过示范养殖,把这个产业做成带动周边百姓致富的产业,让大家都能参与进来。”

无独有偶,在小牛群镇金地村,喀喇沁旗鑫野康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也通过特色养殖闯出了一片新天地。合作社现有梅花鹿160多头,通过销售鹿血、鹿茸等产品年收入约25万元。更值得一提的是,合作社创新经营模式,将50多只鹿租给乌兰布统景区,年租金达5万多元。展望未来,合作社计划将养殖规模扩大到300头,并积极推进鹿产品深加工,带动更多乡亲走上致富路。

从乃林镇的千亩林下散养示范区,到小牛群镇的多元化经营探索,喀喇沁旗已经形成各具特色的林下养鹿产业发展格局,共同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近年来,通过盘活林业资源、创新养殖方式,喀喇沁旗正让梅花鹿养殖产业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带动群众增收的重要引擎,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蹚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致富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