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
内蒙古敖汉旗推深做实林长制经验做法及启示
发布时间:2024-06-14 11:26:41           来源:赤峰市林业和草原局


内蒙古敖汉旗作为全国生态建设先进典型,自林长制改革以来,积极在增绿、护绿、用绿等方面探索实践,有效解决了林草资源保护内生动力问题、长远发展问题、统筹协调问题,切实将林长制转化为了兴林草、兴生态的有力举措。

一、主要做法

(一)强化顶层设计,让林长制转化为“林长治”。为促进林长制实体化、规范化、可持续发展,林长制建立之初,敖汉旗就坚定不仅要全面建立,更要全面见效的决心,重点聚焦组织体系、制度体系、责任体系三个关键变量持续发力、扭住不放,使工作明了方向、有了抓手。组织体系上,成立林长制工作领导小组,旗乡两级林长制办公室全部实体化运行,组建由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总林长的“一长两员”队伍,其中各级林长447人、监督员272人、护林员1163人,形成了总林长抓整体统筹、旗级林长抓指挥协调、乡级林长抓落地实施的工作格局。制度体系上,打造1+N制度框架,研究印发了总体工作实施方案及林长会议、林长巡查、工作督查、信息公开等多项配套制度,由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共同签发林长令6份,确保林长制有章可依。责任体系上,坚持督查考核一体推进,各级林长紧盯自己的“责任田”,累计开展巡查16513次,解决实际问题676件。同时,制定林长制考核细则,对18个乡镇苏木街道和4个国有林场进行定量考核,每年从乡村两级评选优秀林长38人、“最美护林员”21人进行表彰,对工作失职的护林员实行动态淘汰,以奖惩激励担当。

(二)抓实源头管理,让一草一木都有“管家人”。为推动林草资源保护发展重点向基层前移、向源头转移,敖汉旗充分发挥林长制“直通车”作用,着力加强基础保障、壮大基层力量,有效延伸了“治理触角”,激活了末梢力量。一是划网格,将全旗划分林草资源责任网格1035个,明确一个网格对应1名村级林长、1名监督员和1名专职护林员,将任务目标分解落实到山头地头人头,实现山有人管、林有人护、责有人担。二是签协议,针对部分林草经营主体资源保护意识不强,重开发、轻保护等问题,由村嘎查委员会与林草经营者签订林地保护协议七万余份,草牧场保护协议三千余份。三是塑队伍,为解决森林公安转制后,基层林草执法力量不足问题,从旗公安协勤大队、旗直执法机构和乡镇苏木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选调16人,重建基层林草行政执法队伍。建立护林员源头管理示范点,实施统一编号、统一巡护服装和标识、统一巡护装备、统一巡护职责、统一管理职责、统一考核奖惩的“六统一”规范化管理模式,全面提升基层林草资源治理能力。

(三)拓展协同合作,让林草部门“一对多”向林草工作“多对一”转变。在过去,林草资源保护发展几乎是林草部门一家的事,由于相关工作涉及部门多、范围广,林草部门协调起来非常困难。敖汉旗通过推行林长制,把21个成员单位力量汇聚起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有效解决了“小马拉大车”问题,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局面。在具体实践中,创新建立“五长五联”协作机制,“五长”即“林长、法院院长、检察长、公安局长、林草局长”,“五联”即五部门联席召开会商会议、联动办理涉林草案件、联合组织督查巡查、联保林业资源安全、联防职务违法犯罪,推动了涉林草执法闭环管控;创新建立“林长+”协作机制,通过“林长+警长”、“林长+检察长”等有益探索,实现了“1+1>2”的效果。比如,由旗检察院牵头,创建规划面积300余亩集司法惩治、生态修复、警示教育、林草科技等功能于一体的自治区首个生态修复基地,通过责令涉林草案件当事人“补植复绿”,达到“办理一个案件、恢复一片青山”的双赢效果。目前,已完成两期修复工程;创新建立宣传动员协作机制,通过部门共同打造党建引领义务植树“红色基地”、生态修复“蓝色基地”、林长履职示范“绿色基地”,建设林长制文化长廊等方式,让更多的人支持、监督敖汉旗林长制工作。同时,组建三支联合宣传小分队,面向群众常态化宣传林草资源管护的重要意义和相关法律法规,夯实了群防群治的思想基础。

(四)创新数字护绿,让“天上看、地上护、网上管”三效合一。敖汉旗林草资源面积大、分布广、管护难,单靠人力难以长久维持,且效率不高,为此,该旗坚持“人防”的同时,注重在“科技”上加码,通过建立智慧林草视频监控平台,购置固定翼无人机进行巡护作业,应用北斗系统开展植树造林等一系列数字赋能举措,实现了在森林草原防火、野生动植物保护、有害生物防治、苗木栽植作业等方面立体化智慧管理,极大提升了工作效能。比如,黄羊洼镇枳针营子西北梁造林地块将北斗导航自动驾驶系统应用于植苗机,作业现场可精准定位苗木株距、行宽、深度,做到开沟、植苗、填土一气呵成,1台“北斗植苗机”1天约能栽植120亩地,1名工人1天可栽植2.5亩地,以前10名工人栽植10天的工作量,现在只需1台“北斗植苗机”,10名工人2天即可完成,并减少36%的成本。

(五)促进价值转换,让林长上山财富下山。敖汉旗生态建设享有盛誉,素有“绿色敖汉”之称,但也曾经一度面临高品质生态产品供给不足的困境,如何推动绿起来向富起来、美起来转变一直是当地生态立旗的首要课题。全面推行林长制后,该旗明确要求各级林长不仅要以保护林草资源为己任,更要在借势林草资源上做文章,全面提升林草资源生态、经济、社会功能。几年来,各级林长带头发展林产品精深加工产业、草产业、碳汇产业、经济林产业、林下经济产业和生态旅游产业六大林草主导产业,领办打造退化林分改造文冠果、元宝枫木本油料林基地、退化林分改造沙棘基地、黄羊洼镇少花蒺藜草科技试验基地、温泉健康城森林康养基地等精品工程示范基地80处,为林草加工企业协调解决资金、技术、人才等实际问题52个。沙漠之花生态产业科技有限公司被评为国家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津垦牧业有限公司获得了苜蓿、燕麦草和玉米青贮等牧草的有机认证,文冠庄园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文冠果农业科技企业之一,2023年,全旗林草经济产值达12亿元,“点绿成金”成为现实。

二、几点启示

(一)推深做实林长制必须高位统筹,压实责任。敖汉旗全面推行林长制之初,不少干部群众对其能否实体化运行、可持续发展抱以观望态度,为此,该旗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充分发挥总林长牵头抓总作用,亮明动真格的态度,坚持体系、机制、措施联动联控,着力推动林草资源保护发展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让“一长两员”都有了“自留地”、签了“责任状”,也对投身林草事业有了更深思考,不但亲自研究林草资源、学习林草管理、协调林草工作,而且培养了林草情怀,增加了责任感和使命感,实现了由“要我干”到“我要干”的转变。推行林长制的难点不仅在于要解决好“草木植成”问题,更在于推动形成林长统筹协调、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广泛参与的林草资源保护发展格局,必须自上而下,做好把关定向,确保一支队伍抓到底、一套制度管到底、一把尺子量到底。

(二)推深做实林长制必须调动资源,强化保障。调研组了解到,敖汉旗推行林长制过程中,舍得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花工夫、下本钱,由1882人组成的“一长两员”队伍,都是精挑细选,没有一个人是“空转”的,且始终保持动态充盈,两年间通过绿色通道引进的林草人才占全旗引进人才总数的40%,积极筹措资金,打造智慧林草视频监控平台,全旗80%的造林任务都应用了北斗导航系统,一系列保障措施使得林长制的深入实施有了强硬底气。让林长制发挥最大效应,不仅需要真情实感,也需要真金白银、真打实凿,必须发挥好人、财、物等方面的支撑作用,重点在建强林草专业队伍、完善资金投入机制、提升“智治”能力等方面夯基垒台。

(三)推深做实林长制必须探索创新、以点带面。敖汉旗作为市级林长制“抓示范、提质量”示范点,在实践中坚持特色发展、大胆尝试,打造了多个精品示范工程,推出了“林长+”等多个创新举措,不仅解决了林草资源保护发展的诸多难题,也为全市灵活运用林长制提供了有益借鉴模板。林长制不仅是一项制度机制,更是一种改革举措,必须树牢创新思维,聚焦工作过程中的痛点堵点难点,因地制宜、因势施策,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发展实际的方式方法,以点带面,促进整体提升。

(四)推深做实林长制必须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生态建设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过程,敖汉旗在这方面先后16次获得国家层面表彰奖励,正是基于多年来始终坚持“生态立旗”不动摇,充分发扬“不干不行、干就干好”精神,做到了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这也是该旗林长制之所以能深入推进并成为经验典型的重要原因。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每一项工作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考验的是一个地区的持久功夫,必须上下一心,锚定目标,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头,把工作往实里抓、往深里抓,常抓、抓长,确保各项任务、各个环节都不折不扣落实到位,才能积小胜为大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档  :
分享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
承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保护总站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学苑东街23号
电话:0471-3380600 邮编:010020
蒙ICP备19003945号-1
 

内蒙古敖汉旗推深做实林长制经验做法及启示

发布时间:2024-06-14
来源: 赤峰市林业和草原局
朗读

内蒙古敖汉旗推深做实林长制经验做法及启示, 内蒙古敖汉旗作为全国生态建设先进典型,自林长制改革以来,积极在增绿、护绿、用绿等方面探索实践,有效解决了林草资源保护内生动力问题、长远发展问题、统筹协调问题,切实将林长制转化为了兴林草、兴生态的有力举措。一、主要做法(一)强化顶层设计,让林长制转化为“林长治”。为促进林长制实体化、规范化、可持续发展,林长制建立之初,敖汉旗就坚定不仅要全面建立,更要全面见效的决心,重点聚焦组织体系、制度体系、责任体系三个关键变量持续发力、扭住不放,使工作明了方向、有了抓手。组织体系上,成立林长制工作领导小组,旗乡两级林长制办公室全部实体化运行,组建由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总林长的“一长两员”队伍,其中各级林长447人、监督员272人、护林员1163人,形成了总林长抓整体统筹、旗级林长抓指挥协调、乡级林长抓落地实施的工作格局。制度体系上,打造1+N制度框架,研究印发了总体工作实施方案及林长会议、林长巡查、工作督查、信息公开等多项配套制度,由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共同签发林长令6份,确保林长制有章可依。责任体系上,坚持督查考核一体推进,各级林长紧盯自己的“责任田”,累计开展巡查16513次,解决实际问题676件。同时,制定林长制考核细则,对18个乡镇苏木街道和4个国有林场进行定量考核,每年从乡村两级评选优秀林长38人、“最美护林员”21人进行表彰,对工作失职的护林员实行动态淘汰,以奖惩激励担当。(二)抓实源头管理,让一草一木都有“管家人”。为推动林草资源保护发展重点向基层前移、向源头转移,敖汉旗充分发挥林长制“直通车”作用,着力加强基础保障、壮大基层力量,有效延伸了“治理触角”,激活了末梢力量。一是划网格,将全旗划分林草资源责任网格1035个,明确一个网格对应1名村级林长、1名监督员和1名专职护林员,将任务目标分解落实到山头地头人头,实现山有人管、林有人护、责有人担。二是签协议,针对部分林草经营主体资源保护意识不强,重开发、轻保护等问题,由村嘎查委员会与林草经营者签订林地保护协议七万余份,草牧场保护协议三千余份。三是塑队伍,为解决森林公安转制后,基层林草执法力量不足问题,从旗公安协勤大队、旗直执法机构和乡镇苏木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选调16人,重建基层林草行政执法队伍。建立护林员源头管理示范点,实施统一编号、统一巡护服装和标识、统一巡护装备、统一巡护职责、统一管理职责、统一考核奖惩的“六统一”规范化管理模式,全面提升基层林草资源治理能力。(三)拓展协同合作,让林草部门“一对多”向林草工作“多对一”转变。在过去,林草资源保护发展几乎是林草部门一家的事,由于相关工作涉及部门多、范围广,林草部门协调起来非常困难。敖汉旗通过推行林长制,把21个成员单位力量汇聚起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有效解决了“小马拉大车”问题,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局面。在具体实践中,创新建立“五长五联”协作机制,“五长”即“林长、法院院长、检察长、公安局长、林草局长”,“五联”即五部门联席召开会商会议、联动办理涉林草案件、联合组织督查巡查、联保林业资源安全、联防职务违法犯罪,推动了涉林草执法闭环管控;创新建立“林长+”协作机制,通过“林长+警长”、“林长+检察长”等有益探索,实现了“1+1>2”的效果。比如,由旗检察院牵头,创建规划面积300余亩集司法惩治、生态修复、警示教育、林草科技等功能于一体的自治区首个生态修复基地,通过责令涉林草案件当事人“补植复绿”,达到“办理一个案件、恢复一片青山”的双赢效果。目前,已完成两期修复工程;创新建立宣传动员协作机制,通过部门共同打造党建引领义务植树“红色基地”、生态修复“蓝色基地”、林长履职示范“绿色基地”,建设林长制文化长廊等方式,让更多的人支持、监督敖汉旗林长制工作。同时,组建三支联合宣传小分队,面向群众常态化宣传林草资源管护的重要意义和相关法律法规,夯实了群防群治的思想基础。(四)创新数字护绿,让“天上看、地上护、网上管”三效合一。敖汉旗林草资源面积大、分布广、管护难,单靠人力难以长久维持,且效率不高,为此,该旗坚持“人防”的同时,注重在“科技”上加码,通过建立智慧林草视频监控平台,购置固定翼无人机进行巡护作业,应用北斗系统开展植树造林等一系列数字赋能举措,实现了在森林草原防火、野生动植物保护、有害生物防治、苗木栽植作业等方面立体化智慧管理,极大提升了工作效能。比如,黄羊洼镇枳针营子西北梁造林地块将北斗导航自动驾驶系统应用于植苗机,作业现场可精准定位苗木株距、行宽、深度,做到开沟、植苗、填土一气呵成,1台“北斗植苗机”1天约能栽植120亩地,1名工人1天可栽植2.5亩地,以前10名工人栽植10天的工作量,现在只需1台“北斗植苗机”,10名工人2天即可完成,并减少36%的成本。(五)促进价值转换,让林长上山财富下山。敖汉旗生态建设享有盛誉,素有“绿色敖汉”之称,但也曾经一度面临高品质生态产品供给不足的困境,如何推动绿起来向富起来、美起来转变一直是当地生态立旗的首要课题。全面推行林长制后,该旗明确要求各级林长不仅要以保护林草资源为己任,更要在借势林草资源上做文章,全面提升林草资源生态、经济、社会功能。几年来,各级林长带头发展林产品精深加工产业、草产业、碳汇产业、经济林产业、林下经济产业和生态旅游产业六大林草主导产业,领办打造退化林分改造文冠果、元宝枫木本油料林基地、退化林分改造沙棘基地、黄羊洼镇少花蒺藜草科技试验基地、温泉健康城森林康养基地等精品工程示范基地80处,为林草加工企业协调解决资金、技术、人才等实际问题52个。沙漠之花生态产业科技有限公司被评为国家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津垦牧业有限公司获得了苜蓿、燕麦草和玉米青贮等牧草的有机认证,文冠庄园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文冠果农业科技企业之一,2023年,全旗林草经济产值达12亿元,“点绿成金”成为现实。二、几点启示(一)推深做实林长制必须高位统筹,压实责任。敖汉旗全面推行林长制之初,不少干部群众对其能否实体化运行、可持续发展抱以观望态度,为此,该旗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充分发挥总林长牵头抓总作用,亮明动真格的态度,坚持体系、机制、措施联动联控,着力推动林草资源保护发展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让“一长两员”都有了“自留地”、签了“责任状”,也对投身林草事业有了更深思考,不但亲自研究林草资源、学习林草管理、协调林草工作,而且培养了林草情怀,增加了责任感和使命感,实现了由“要我干”到“我要干”的转变。推行林长制的难点不仅在于要解决好“草木植成”问题,更在于推动形成林长统筹协调、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广泛参与的林草资源保护发展格局,必须自上而下,做好把关定向,确保一支队伍抓到底、一套制度管到底、一把尺子量到底。(二)推深做实林长制必须调动资源,强化保障。调研组了解到,敖汉旗推行林长制过程中,舍得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花工夫、下本钱,由1882人组成的“一长两员”队伍,都是精挑细选,没有一个人是“空转”的,且始终保持动态充盈,两年间通过绿色通道引进的林草人才占全旗引进人才总数的40%,积极筹措资金,打造智慧林草视频监控平台,全旗80%的造林任务都应用了北斗导航系统,一系列保障措施使得林长制的深入实施有了强硬底气。让林长制发挥最大效应,不仅需要真情实感,也需要真金白银、真打实凿,必须发挥好人、财、物等方面的支撑作用,重点在建强林草专业队伍、完善资金投入机制、提升“智治”能力等方面夯基垒台。(三)推深做实林长制必须探索创新、以点带面。敖汉旗作为市级林长制“抓示范、提质量”示范点,在实践中坚持特色发展、大胆尝试,打造了多个精品示范工程,推出了“林长+”等多个创新举措,不仅解决了林草资源保护发展的诸多难题,也为全市灵活运用林长制提供了有益借鉴模板。林长制不仅是一项制度机制,更是一种改革举措,必须树牢创新思维,聚焦工作过程中的痛点堵点难点,因地制宜、因势施策,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发展实际的方式方法,以点带面,促进整体提升。(四)推深做实林长制必须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生态建设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过程,敖汉旗在这方面先后16次获得国家层面表彰奖励,正是基于多年来始终坚持“生态立旗”不动摇,充分发扬“不干不行、干就干好”精神,做到了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这也是该旗林长制之所以能深入推进并成为经验典型的重要原因。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每一项工作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考验的是一个地区的持久功夫,必须上下一心,锚定目标,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头,把工作往实里抓、往深里抓,常抓、抓长,确保各项任务、各个环节都不折不扣落实到位,才能积小胜为大胜。


内蒙古敖汉旗作为全国生态建设先进典型,自林长制改革以来,积极在增绿、护绿、用绿等方面探索实践,有效解决了林草资源保护内生动力问题、长远发展问题、统筹协调问题,切实将林长制转化为了兴林草、兴生态的有力举措。

一、主要做法

(一)强化顶层设计,让林长制转化为“林长治”。为促进林长制实体化、规范化、可持续发展,林长制建立之初,敖汉旗就坚定不仅要全面建立,更要全面见效的决心,重点聚焦组织体系、制度体系、责任体系三个关键变量持续发力、扭住不放,使工作明了方向、有了抓手。组织体系上,成立林长制工作领导小组,旗乡两级林长制办公室全部实体化运行,组建由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总林长的“一长两员”队伍,其中各级林长447人、监督员272人、护林员1163人,形成了总林长抓整体统筹、旗级林长抓指挥协调、乡级林长抓落地实施的工作格局。制度体系上,打造1+N制度框架,研究印发了总体工作实施方案及林长会议、林长巡查、工作督查、信息公开等多项配套制度,由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共同签发林长令6份,确保林长制有章可依。责任体系上,坚持督查考核一体推进,各级林长紧盯自己的“责任田”,累计开展巡查16513次,解决实际问题676件。同时,制定林长制考核细则,对18个乡镇苏木街道和4个国有林场进行定量考核,每年从乡村两级评选优秀林长38人、“最美护林员”21人进行表彰,对工作失职的护林员实行动态淘汰,以奖惩激励担当。

(二)抓实源头管理,让一草一木都有“管家人”。为推动林草资源保护发展重点向基层前移、向源头转移,敖汉旗充分发挥林长制“直通车”作用,着力加强基础保障、壮大基层力量,有效延伸了“治理触角”,激活了末梢力量。一是划网格,将全旗划分林草资源责任网格1035个,明确一个网格对应1名村级林长、1名监督员和1名专职护林员,将任务目标分解落实到山头地头人头,实现山有人管、林有人护、责有人担。二是签协议,针对部分林草经营主体资源保护意识不强,重开发、轻保护等问题,由村嘎查委员会与林草经营者签订林地保护协议七万余份,草牧场保护协议三千余份。三是塑队伍,为解决森林公安转制后,基层林草执法力量不足问题,从旗公安协勤大队、旗直执法机构和乡镇苏木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选调16人,重建基层林草行政执法队伍。建立护林员源头管理示范点,实施统一编号、统一巡护服装和标识、统一巡护装备、统一巡护职责、统一管理职责、统一考核奖惩的“六统一”规范化管理模式,全面提升基层林草资源治理能力。

(三)拓展协同合作,让林草部门“一对多”向林草工作“多对一”转变。在过去,林草资源保护发展几乎是林草部门一家的事,由于相关工作涉及部门多、范围广,林草部门协调起来非常困难。敖汉旗通过推行林长制,把21个成员单位力量汇聚起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有效解决了“小马拉大车”问题,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局面。在具体实践中,创新建立“五长五联”协作机制,“五长”即“林长、法院院长、检察长、公安局长、林草局长”,“五联”即五部门联席召开会商会议、联动办理涉林草案件、联合组织督查巡查、联保林业资源安全、联防职务违法犯罪,推动了涉林草执法闭环管控;创新建立“林长+”协作机制,通过“林长+警长”、“林长+检察长”等有益探索,实现了“1+1>2”的效果。比如,由旗检察院牵头,创建规划面积300余亩集司法惩治、生态修复、警示教育、林草科技等功能于一体的自治区首个生态修复基地,通过责令涉林草案件当事人“补植复绿”,达到“办理一个案件、恢复一片青山”的双赢效果。目前,已完成两期修复工程;创新建立宣传动员协作机制,通过部门共同打造党建引领义务植树“红色基地”、生态修复“蓝色基地”、林长履职示范“绿色基地”,建设林长制文化长廊等方式,让更多的人支持、监督敖汉旗林长制工作。同时,组建三支联合宣传小分队,面向群众常态化宣传林草资源管护的重要意义和相关法律法规,夯实了群防群治的思想基础。

(四)创新数字护绿,让“天上看、地上护、网上管”三效合一。敖汉旗林草资源面积大、分布广、管护难,单靠人力难以长久维持,且效率不高,为此,该旗坚持“人防”的同时,注重在“科技”上加码,通过建立智慧林草视频监控平台,购置固定翼无人机进行巡护作业,应用北斗系统开展植树造林等一系列数字赋能举措,实现了在森林草原防火、野生动植物保护、有害生物防治、苗木栽植作业等方面立体化智慧管理,极大提升了工作效能。比如,黄羊洼镇枳针营子西北梁造林地块将北斗导航自动驾驶系统应用于植苗机,作业现场可精准定位苗木株距、行宽、深度,做到开沟、植苗、填土一气呵成,1台“北斗植苗机”1天约能栽植120亩地,1名工人1天可栽植2.5亩地,以前10名工人栽植10天的工作量,现在只需1台“北斗植苗机”,10名工人2天即可完成,并减少36%的成本。

(五)促进价值转换,让林长上山财富下山。敖汉旗生态建设享有盛誉,素有“绿色敖汉”之称,但也曾经一度面临高品质生态产品供给不足的困境,如何推动绿起来向富起来、美起来转变一直是当地生态立旗的首要课题。全面推行林长制后,该旗明确要求各级林长不仅要以保护林草资源为己任,更要在借势林草资源上做文章,全面提升林草资源生态、经济、社会功能。几年来,各级林长带头发展林产品精深加工产业、草产业、碳汇产业、经济林产业、林下经济产业和生态旅游产业六大林草主导产业,领办打造退化林分改造文冠果、元宝枫木本油料林基地、退化林分改造沙棘基地、黄羊洼镇少花蒺藜草科技试验基地、温泉健康城森林康养基地等精品工程示范基地80处,为林草加工企业协调解决资金、技术、人才等实际问题52个。沙漠之花生态产业科技有限公司被评为国家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津垦牧业有限公司获得了苜蓿、燕麦草和玉米青贮等牧草的有机认证,文冠庄园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文冠果农业科技企业之一,2023年,全旗林草经济产值达12亿元,“点绿成金”成为现实。

二、几点启示

(一)推深做实林长制必须高位统筹,压实责任。敖汉旗全面推行林长制之初,不少干部群众对其能否实体化运行、可持续发展抱以观望态度,为此,该旗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充分发挥总林长牵头抓总作用,亮明动真格的态度,坚持体系、机制、措施联动联控,着力推动林草资源保护发展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让“一长两员”都有了“自留地”、签了“责任状”,也对投身林草事业有了更深思考,不但亲自研究林草资源、学习林草管理、协调林草工作,而且培养了林草情怀,增加了责任感和使命感,实现了由“要我干”到“我要干”的转变。推行林长制的难点不仅在于要解决好“草木植成”问题,更在于推动形成林长统筹协调、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广泛参与的林草资源保护发展格局,必须自上而下,做好把关定向,确保一支队伍抓到底、一套制度管到底、一把尺子量到底。

(二)推深做实林长制必须调动资源,强化保障。调研组了解到,敖汉旗推行林长制过程中,舍得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花工夫、下本钱,由1882人组成的“一长两员”队伍,都是精挑细选,没有一个人是“空转”的,且始终保持动态充盈,两年间通过绿色通道引进的林草人才占全旗引进人才总数的40%,积极筹措资金,打造智慧林草视频监控平台,全旗80%的造林任务都应用了北斗导航系统,一系列保障措施使得林长制的深入实施有了强硬底气。让林长制发挥最大效应,不仅需要真情实感,也需要真金白银、真打实凿,必须发挥好人、财、物等方面的支撑作用,重点在建强林草专业队伍、完善资金投入机制、提升“智治”能力等方面夯基垒台。

(三)推深做实林长制必须探索创新、以点带面。敖汉旗作为市级林长制“抓示范、提质量”示范点,在实践中坚持特色发展、大胆尝试,打造了多个精品示范工程,推出了“林长+”等多个创新举措,不仅解决了林草资源保护发展的诸多难题,也为全市灵活运用林长制提供了有益借鉴模板。林长制不仅是一项制度机制,更是一种改革举措,必须树牢创新思维,聚焦工作过程中的痛点堵点难点,因地制宜、因势施策,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发展实际的方式方法,以点带面,促进整体提升。

(四)推深做实林长制必须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生态建设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过程,敖汉旗在这方面先后16次获得国家层面表彰奖励,正是基于多年来始终坚持“生态立旗”不动摇,充分发扬“不干不行、干就干好”精神,做到了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这也是该旗林长制之所以能深入推进并成为经验典型的重要原因。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每一项工作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考验的是一个地区的持久功夫,必须上下一心,锚定目标,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头,把工作往实里抓、往深里抓,常抓、抓长,确保各项任务、各个环节都不折不扣落实到位,才能积小胜为大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