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
以案释法案例------李某某违规放牧案
发布时间:2021-09-06 15:22:32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

【案情简介】

2021年8月10日,内蒙古大青山管理局乌兰察布市分局上高台管理站执法中队在禁牧检查中现场抓获旗下营镇村民李某某在保护区内坝底小麒麟沟违规放牧,当即现场拍照取证。违规嫌疑人李某某涉嫌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区条例》第二十六条的规定,为查清事实,执法人员于当日进行立案调查。

【案件分析及结论】

李某某违规在大青山保护区内放牛,经查证,本案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其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区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执法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区条例》第三十五条的规定,责令违规嫌疑人李某某将牛群驱出保护区,填写保证书,予以罚款贰仟捌佰元的行政处罚。

【法律索引】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第二十六条的规定: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内进行砍伐、放牧、狩猎、捕捞、采药、开垦、烧荒、开矿、采石、挖沙等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在自然保护区进行砍伐、放牧、狩猎、捕捞、采药、开垦、烧荒、开矿、采石、挖沙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除可以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给予处罚的以外,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对自然保护区造成破坏的,可以处以3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典型意义】

擅自在保护区内违法违规放牧,将会严重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和生态失衡。过度放牧,导致草原植被结构被破坏,严重的还会出现土地沙漠化。

该案在执法人员不懈努力下,当事人停止了违法行为,并履行了处罚决定。该案调查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充分。通过现场调查勘验,询问当事人等方式进行调查核实。过程中制作询问笔录、调查报告、违法现场照片等。事实定性准确,引用法律条款适当,自由裁量得当,处罚公平公正。执法程序合法。该案件从初步调查、立案查处到最后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的规定办理。经过案件办理,当事人逐步认识到了自己的违法行为,积极履行了违法决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
承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保护总站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学苑东街23号
电话:0471-3380600 邮编:010020
蒙ICP备19003945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片新闻

以案释法案例------李某某违规放牧案

发布时间:2021-09-06
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
朗读

以案释法案例------李某某违规放牧案,
  【案情简介】
  2021年8月10日,内蒙古大青山管理局乌兰察布市分局上高台管理站执法中队在禁牧检查中现场抓获旗下营镇村民李某某在保护区内坝底小麒麟沟违规放牧,当即现场拍照取证。违规嫌疑人李某某涉嫌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区条例》第二十六条的规定,为查清事实,执法人员于当日进行立案调查。
  【案件分析及结论】
  李某某违规在大青山保护区内放牛,经查证,本案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其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区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执法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区条例》第三十五条的规定,责令违规嫌疑人李某某将牛群驱出保护区,填写保证书,予以罚款贰仟捌佰元的行政处罚。
  【法律索引】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第二十六条的规定: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内进行砍伐、放牧、狩猎、捕捞、采药、开垦、烧荒、开矿、采石、挖沙等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在自然保护区进行砍伐、放牧、狩猎、捕捞、采药、开垦、烧荒、开矿、采石、挖沙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除可以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给予处罚的以外,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对自然保护区造成破坏的,可以处以3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典型意义】
  擅自在保护区内违法违规放牧,将会严重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和生态失衡。过度放牧,导致草原植被结构被破坏,严重的还会出现土地沙漠化。
  该案在执法人员不懈努力下,当事人停止了违法行为,并履行了处罚决定。该案调查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充分。通过现场调查勘验,询问当事人等方式进行调查核实。过程中制作询问笔录、调查报告、违法现场照片等。事实定性准确,引用法律条款适当,自由裁量得当,处罚公平公正。执法程序合法。该案件从初步调查、立案查处到最后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的规定办理。经过案件办理,当事人逐步认识到了自己的违法行为,积极履行了违法决定。
  

【案情简介】

2021年8月10日,内蒙古大青山管理局乌兰察布市分局上高台管理站执法中队在禁牧检查中现场抓获旗下营镇村民李某某在保护区内坝底小麒麟沟违规放牧,当即现场拍照取证。违规嫌疑人李某某涉嫌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区条例》第二十六条的规定,为查清事实,执法人员于当日进行立案调查。

【案件分析及结论】

李某某违规在大青山保护区内放牛,经查证,本案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其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区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执法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区条例》第三十五条的规定,责令违规嫌疑人李某某将牛群驱出保护区,填写保证书,予以罚款贰仟捌佰元的行政处罚。

【法律索引】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第二十六条的规定: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内进行砍伐、放牧、狩猎、捕捞、采药、开垦、烧荒、开矿、采石、挖沙等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在自然保护区进行砍伐、放牧、狩猎、捕捞、采药、开垦、烧荒、开矿、采石、挖沙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除可以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给予处罚的以外,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对自然保护区造成破坏的,可以处以3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典型意义】

擅自在保护区内违法违规放牧,将会严重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和生态失衡。过度放牧,导致草原植被结构被破坏,严重的还会出现土地沙漠化。

该案在执法人员不懈努力下,当事人停止了违法行为,并履行了处罚决定。该案调查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充分。通过现场调查勘验,询问当事人等方式进行调查核实。过程中制作询问笔录、调查报告、违法现场照片等。事实定性准确,引用法律条款适当,自由裁量得当,处罚公平公正。执法程序合法。该案件从初步调查、立案查处到最后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的规定办理。经过案件办理,当事人逐步认识到了自己的违法行为,积极履行了违法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