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
科技赋能筑牢生态防线—内蒙古林科院专家团队深入科尔沁沙地歼灭战主战场调研
发布时间:2025-06-26 11:20:00           来源:通辽市林业和草原局


2025年6月25日,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院长秦富仓率专家团队深入科尔沁沙地歼灭战的关键战场之一——通辽市科尔沁区大林镇宝林嘎查开展实地调研指导工作,通辽市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李向峰、通辽市林草所所长王岩全程陪同。

宝林嘎查位于科尔沁沙地腹地,是通辽市科尔沁沙地歼灭战的重要“桥头堡”,也是内蒙古自治区防沙治沙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揭榜挂帅”项目“内蒙古国土绿化空间结构调控及林草植被营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的成果示范区,对科尔沁沙地歼灭战具有关键的战略意义。

作为该项目的首席科学家,秦富仓院长带领北京林业大学、内蒙古林业科学研究院科研团队深入示范区进行实地考察,他们仔细查看了沙障铺设效果、苗木生长状况及树种配置情况。结合实地调研情况,秦富仓院长从构建内蒙古东部半干旱区农林牧复合生态系统的宏观视角出发,提出了一系列科学可行的指导建议。他强调,要充分考虑当地水资源、土壤条件和气候特点,合理调整林草植被结构,实现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和可持续发展;注重将治沙与农牧产业发展相结合,探索生态友好型的农牧业发展模式,增加当地农牧民收入,调动群众参与治沙的积极性,为通辽市打赢科尔沁沙地歼灭战注入强大的科技动力。


    调研结束后,秦富仓院长一行马不停蹄,前往通辽市国家杨树良种基地开展调研指导工作。王岩所长就基地建设历程、已取得的科研成果以及未来发展规划等向调研组进行了全面且细致的介绍。多年来,基地在杨树良种选育、栽培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当地林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种苗和技术支持。

秦富仓院长对通辽市在科研基地建设工作中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誉,并围绕林下复合经营模式创新、植物新品种选育技术突破等重点方向,进行了现场指导。他指出,林下复合经营是提高林地综合效益、促进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的重要途径,应加强相关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在植物新品种选育方面,要充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挖掘优良基因资源,培育出更适应沙地环境、经济价值更高的新品种,为通辽市林草科研创新发展指明方向。

此次调研指导活动,进一步强化了科技在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中的核心支撑作用。通过专家团队的实地考察与专业指导,为沙地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方案,有助于提升治理成效,推动区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同时,也加强了科研机构与地方部门的合作交流,为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推进科尔沁沙地歼灭战奠定了坚实基础,为筑牢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提供“内蒙古样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档  :
分享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
承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保护总站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学苑东街23号
电话:0471-3380600 邮编:010020
蒙ICP备19003945号-1
 

科技赋能筑牢生态防线—内蒙古林科院专家团队深入科尔沁沙地歼灭战主战场调研

发布时间:2025-06-26
来源: 通辽市林业和草原局
朗读

科技赋能筑牢生态防线—内蒙古林科院专家团队深入科尔沁沙地歼灭战主战场调研, 2025年6月25日,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院长秦富仓率专家团队深入科尔沁沙地歼灭战的关键战场之一——通辽市科尔沁区大林镇宝林嘎查开展实地调研指导工作,通辽市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李向峰、通辽市林草所所长王岩全程陪同。宝林嘎查位于科尔沁沙地腹地,是通辽市科尔沁沙地歼灭战的重要“桥头堡”,也是内蒙古自治区防沙治沙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揭榜挂帅”项目“内蒙古国土绿化空间结构调控及林草植被营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的成果示范区,对科尔沁沙地歼灭战具有关键的战略意义。作为该项目的首席科学家,秦富仓院长带领北京林业大学、内蒙古林业科学研究院科研团队深入示范区进行实地考察,他们仔细查看了沙障铺设效果、苗木生长状况及树种配置情况。结合实地调研情况,秦富仓院长从构建内蒙古东部半干旱区农林牧复合生态系统的宏观视角出发,提出了一系列科学可行的指导建议。他强调,要充分考虑当地水资源、土壤条件和气候特点,合理调整林草植被结构,实现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和可持续发展;注重将治沙与农牧产业发展相结合,探索生态友好型的农牧业发展模式,增加当地农牧民收入,调动群众参与治沙的积极性,为通辽市打赢科尔沁沙地歼灭战注入强大的科技动力。    调研结束后,秦富仓院长一行马不停蹄,前往通辽市国家杨树良种基地开展调研指导工作。王岩所长就基地建设历程、已取得的科研成果以及未来发展规划等向调研组进行了全面且细致的介绍。多年来,基地在杨树良种选育、栽培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当地林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种苗和技术支持。秦富仓院长对通辽市在科研基地建设工作中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誉,并围绕林下复合经营模式创新、植物新品种选育技术突破等重点方向,进行了现场指导。他指出,林下复合经营是提高林地综合效益、促进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的重要途径,应加强相关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在植物新品种选育方面,要充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挖掘优良基因资源,培育出更适应沙地环境、经济价值更高的新品种,为通辽市林草科研创新发展指明方向。此次调研指导活动,进一步强化了科技在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中的核心支撑作用。通过专家团队的实地考察与专业指导,为沙地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方案,有助于提升治理成效,推动区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同时,也加强了科研机构与地方部门的合作交流,为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推进科尔沁沙地歼灭战奠定了坚实基础,为筑牢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提供“内蒙古样板”。


2025年6月25日,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院长秦富仓率专家团队深入科尔沁沙地歼灭战的关键战场之一——通辽市科尔沁区大林镇宝林嘎查开展实地调研指导工作,通辽市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李向峰、通辽市林草所所长王岩全程陪同。

宝林嘎查位于科尔沁沙地腹地,是通辽市科尔沁沙地歼灭战的重要“桥头堡”,也是内蒙古自治区防沙治沙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揭榜挂帅”项目“内蒙古国土绿化空间结构调控及林草植被营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的成果示范区,对科尔沁沙地歼灭战具有关键的战略意义。

作为该项目的首席科学家,秦富仓院长带领北京林业大学、内蒙古林业科学研究院科研团队深入示范区进行实地考察,他们仔细查看了沙障铺设效果、苗木生长状况及树种配置情况。结合实地调研情况,秦富仓院长从构建内蒙古东部半干旱区农林牧复合生态系统的宏观视角出发,提出了一系列科学可行的指导建议。他强调,要充分考虑当地水资源、土壤条件和气候特点,合理调整林草植被结构,实现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和可持续发展;注重将治沙与农牧产业发展相结合,探索生态友好型的农牧业发展模式,增加当地农牧民收入,调动群众参与治沙的积极性,为通辽市打赢科尔沁沙地歼灭战注入强大的科技动力。


    调研结束后,秦富仓院长一行马不停蹄,前往通辽市国家杨树良种基地开展调研指导工作。王岩所长就基地建设历程、已取得的科研成果以及未来发展规划等向调研组进行了全面且细致的介绍。多年来,基地在杨树良种选育、栽培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当地林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种苗和技术支持。

秦富仓院长对通辽市在科研基地建设工作中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誉,并围绕林下复合经营模式创新、植物新品种选育技术突破等重点方向,进行了现场指导。他指出,林下复合经营是提高林地综合效益、促进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的重要途径,应加强相关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在植物新品种选育方面,要充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挖掘优良基因资源,培育出更适应沙地环境、经济价值更高的新品种,为通辽市林草科研创新发展指明方向。

此次调研指导活动,进一步强化了科技在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中的核心支撑作用。通过专家团队的实地考察与专业指导,为沙地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方案,有助于提升治理成效,推动区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同时,也加强了科研机构与地方部门的合作交流,为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推进科尔沁沙地歼灭战奠定了坚实基础,为筑牢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提供“内蒙古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