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内蒙古林草碳汇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仪式在呼和浩特举行,自治区林草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马强向各位委员颁发聘书并讲话,北京林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志强代表专家咨询委员会致辞。随后,召开了内蒙古林草碳汇专家咨询委员会第一次评审会议。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尹伟伦应邀对《内蒙古林草碳潜力评估》等项目进行评估咨询并提出了重要意见。
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为积极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好自治区党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工作要求,快速行动,联合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科院、国家林草局规划院、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林科院的优秀师资和科研力量,与北京林业大学共同筹建内蒙古林草碳汇专家咨询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家咨询委员会)。加强内蒙古自治区林草碳汇顶层设计,巩固提升碳汇能力,加快碳汇项目开发,提高碳汇计量监测水平,促进林草碳汇科技的创新与应用,推动内蒙古林草碳汇高质量发展。
专家咨询委员会依次对《内蒙古林草碳潜力评估》项目、《自治区碳中和林管理办法(试行)》、《自治区林业碳票管理办法(试行)》《自治区林业碳票碳汇计量管理办法(试行)》等4个文件项目进行了评审。会上,专家组进行了深入评议,尹伟伦院士指出,摸清内蒙古林草湿碳库“家底”,为促进碳汇能力提升与价值实现,推动林草碳汇参与碳交易提供了重要依据,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内蒙古工作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为国家双碳战略实施提供理论与科技支撑,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专家一致认为,内蒙古筑牢碳汇发展基础,创新探索碳中和林、碳票、林草碳普惠等制度体系,多元化拓展碳汇价值实现渠道,积极构建内蒙古特色的林草碳汇制度体系,对林草碳汇行业规范发展具有很大的示范引领意义。
据了解,《内蒙古林草碳潜力评估》项目由自治区林草局联合国家林草局规划院共同完成,旨在构建我区林草湿碳汇资源本底“一张图”,进一步摸清家底,为统筹指导我区未来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和碳汇项目有序开发提供了数据支撑。项目结果显示,以2022年为基准年,全区林草湿碳储量105.38亿吨,林草湿年碳汇量11908.97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根据对(2013-2022年)造林统计数据、作业矢量数据等分析,符合《造林碳汇(CCER-14-001-V01)》相关要求的碳汇项目理论年潜力约为393.64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参考相关标准,碳普惠项目理论年潜力约为3001.63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林草局紧跟国家“双碳”战略,贯彻落实孙绍骋书记、王莉霞主席关于林草碳汇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扎实推进自治区党委、政府交予的各项工作任务,林草碳汇能力持续巩固提升,碳汇项目开发交易多点开花,试点示范工作效果显著。2023年至今,全区林草碳汇产品销售额实现3231.5万元,目前,全区正在重点推进CCER造林碳汇项目13个、面积124万亩,预估首期签发碳汇量达80万吨。不断拓宽碳汇消纳渠道,2023年建立“生态司法+碳汇”机制,累计判罚生态损害“以碳代偿”案件50余起,实现生态补偿33万元。开展“十四冬”碳中和活动,通过林业碳汇、“数字碳票”和碳中和林等形式抵消赛事碳排放3.6万吨,实现活动碳中和,在支付宝“蚂蚁森林”开展“人人1千克,助力冬运碳中和”,动员超过188.38万人线上参与。整合力量,依托“四院、两中心、四试点”,协同推进林草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开发“自治区林草湿碳数据管理系统”,高效监管碳汇资源和项目。统筹推进国家碳计量中心(内蒙古)包头分中心建设,制定相关地方标准31项,组建了首个碳计量联合专业实验室,设立了碳汇研究博士生服务站。印发了《自治区林业碳汇交易工作推进方案》、《内蒙古森林草原湿地碳汇能力巩固提升实施方案》、《2024年自治区碳汇工作要点》等,积极推动完善林草碳汇制度体系建设。与尹伟伦院士团队合作实施《内蒙古森林碳汇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积极推进“内蒙古大兴安岭蒋有绪院士工作站”建设。开展次生林、草原、灌木等碳汇项目方法学开发,构建突出内蒙古特色的碳汇项目方法学体系。全力推进包头市、阿尔山市国家林业碳汇试点市和呼和浩特市等自治区碳汇交易试点建设,在市域碳中和、计量监测和生态价值转化等方面加快形成试点成效。
下一步,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好自治区党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工作要求,按照“加速国土绿化步伐促碳汇增量,加大生态修复力度促碳汇质量,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促碳汇存量,加快林业改革创新促碳汇计量,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促碳汇交易量”的工作思路,推动形成具有内蒙古特色的林草碳汇制度体系,着力在构建林草湿碳汇地方标准体系,一体化推动碳汇产品开发与重大生态工程建设,科学有序开发不同机制下的碳汇产品,做精CCER项目、做活地方产品,积极探索林草碳汇产品多元化价值实现机制。
内蒙古林草碳汇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 创建内蒙古林草碳汇发展新路径, 8月3日,内蒙古林草碳汇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仪式在呼和浩特举行,自治区林草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马强向各位委员颁发聘书并讲话,北京林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志强代表专家咨询委员会致辞。随后,召开了内蒙古林草碳汇专家咨询委员会第一次评审会议。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尹伟伦应邀对《内蒙古林草碳潜力评估》等项目进行评估咨询并提出了重要意见。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为积极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好自治区党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工作要求,快速行动,联合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科院、国家林草局规划院、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林科院的优秀师资和科研力量,与北京林业大学共同筹建内蒙古林草碳汇专家咨询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家咨询委员会)。加强内蒙古自治区林草碳汇顶层设计,巩固提升碳汇能力,加快碳汇项目开发,提高碳汇计量监测水平,促进林草碳汇科技的创新与应用,推动内蒙古林草碳汇高质量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依次对《内蒙古林草碳潜力评估》项目、《自治区碳中和林管理办法(试行)》、《自治区林业碳票管理办法(试行)》《自治区林业碳票碳汇计量管理办法(试行)》等4个文件项目进行了评审。会上,专家组进行了深入评议,尹伟伦院士指出,摸清内蒙古林草湿碳库“家底”,为促进碳汇能力提升与价值实现,推动林草碳汇参与碳交易提供了重要依据,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内蒙古工作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为国家双碳战略实施提供理论与科技支撑,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专家一致认为,内蒙古筑牢碳汇发展基础,创新探索碳中和林、碳票、林草碳普惠等制度体系,多元化拓展碳汇价值实现渠道,积极构建内蒙古特色的林草碳汇制度体系,对林草碳汇行业规范发展具有很大的示范引领意义。 据了解,《内蒙古林草碳潜力评估》项目由自治区林草局联合国家林草局规划院共同完成,旨在构建我区林草湿碳汇资源本底“一张图”,进一步摸清家底,为统筹指导我区未来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和碳汇项目有序开发提供了数据支撑。项目结果显示,以2022年为基准年,全区林草湿碳储量105.38亿吨,林草湿年碳汇量11908.97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根据对(2013-2022年)造林统计数据、作业矢量数据等分析,符合《造林碳汇(CCER-14-001-V01)》相关要求的碳汇项目理论年潜力约为393.64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参考相关标准,碳普惠项目理论年潜力约为3001.63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林草局紧跟国家“双碳”战略,贯彻落实孙绍骋书记、王莉霞主席关于林草碳汇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扎实推进自治区党委、政府交予的各项工作任务,林草碳汇能力持续巩固提升,碳汇项目开发交易多点开花,试点示范工作效果显著。2023年至今,全区林草碳汇产品销售额实现3231.5万元,目前,全区正在重点推进CCER造林碳汇项目13个、面积124万亩,预估首期签发碳汇量达80万吨。不断拓宽碳汇消纳渠道,2023年建立“生态司法+碳汇”机制,累计判罚生态损害“以碳代偿”案件50余起,实现生态补偿33万元。开展“十四冬”碳中和活动,通过林业碳汇、“数字碳票”和碳中和林等形式抵消赛事碳排放3.6万吨,实现活动碳中和,在支付宝“蚂蚁森林”开展“人人1千克,助力冬运碳中和”,动员超过188.38万人线上参与。整合力量,依托“四院、两中心、四试点”,协同推进林草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开发“自治区林草湿碳数据管理系统”,高效监管碳汇资源和项目。统筹推进国家碳计量中心(内蒙古)包头分中心建设,制定相关地方标准31项,组建了首个碳计量联合专业实验室,设立了碳汇研究博士生服务站。印发了《自治区林业碳汇交易工作推进方案》、《内蒙古森林草原湿地碳汇能力巩固提升实施方案》、《2024年自治区碳汇工作要点》等,积极推动完善林草碳汇制度体系建设。与尹伟伦院士团队合作实施《内蒙古森林碳汇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积极推进“内蒙古大兴安岭蒋有绪院士工作站”建设。开展次生林、草原、灌木等碳汇项目方法学开发,构建突出内蒙古特色的碳汇项目方法学体系。全力推进包头市、阿尔山市国家林业碳汇试点市和呼和浩特市等自治区碳汇交易试点建设,在市域碳中和、计量监测和生态价值转化等方面加快形成试点成效。 下一步,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好自治区党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工作要求,按照“加速国土绿化步伐促碳汇增量,加大生态修复力度促碳汇质量,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促碳汇存量,加快林业改革创新促碳汇计量,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促碳汇交易量”的工作思路,推动形成具有内蒙古特色的林草碳汇制度体系,着力在构建林草湿碳汇地方标准体系,一体化推动碳汇产品开发与重大生态工程建设,科学有序开发不同机制下的碳汇产品,做精CCER项目、做活地方产品,积极探索林草碳汇产品多元化价值实现机制。 自治区发改委、生态环境厅、市场监管局相关领导同志,自治区林草局碳汇局、林科院、规划院等有关同志参加了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仪式。
8月3日,内蒙古林草碳汇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仪式在呼和浩特举行,自治区林草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马强向各位委员颁发聘书并讲话,北京林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志强代表专家咨询委员会致辞。随后,召开了内蒙古林草碳汇专家咨询委员会第一次评审会议。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尹伟伦应邀对《内蒙古林草碳潜力评估》等项目进行评估咨询并提出了重要意见。
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为积极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好自治区党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工作要求,快速行动,联合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科院、国家林草局规划院、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林科院的优秀师资和科研力量,与北京林业大学共同筹建内蒙古林草碳汇专家咨询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家咨询委员会)。加强内蒙古自治区林草碳汇顶层设计,巩固提升碳汇能力,加快碳汇项目开发,提高碳汇计量监测水平,促进林草碳汇科技的创新与应用,推动内蒙古林草碳汇高质量发展。
专家咨询委员会依次对《内蒙古林草碳潜力评估》项目、《自治区碳中和林管理办法(试行)》、《自治区林业碳票管理办法(试行)》《自治区林业碳票碳汇计量管理办法(试行)》等4个文件项目进行了评审。会上,专家组进行了深入评议,尹伟伦院士指出,摸清内蒙古林草湿碳库“家底”,为促进碳汇能力提升与价值实现,推动林草碳汇参与碳交易提供了重要依据,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内蒙古工作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为国家双碳战略实施提供理论与科技支撑,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专家一致认为,内蒙古筑牢碳汇发展基础,创新探索碳中和林、碳票、林草碳普惠等制度体系,多元化拓展碳汇价值实现渠道,积极构建内蒙古特色的林草碳汇制度体系,对林草碳汇行业规范发展具有很大的示范引领意义。
据了解,《内蒙古林草碳潜力评估》项目由自治区林草局联合国家林草局规划院共同完成,旨在构建我区林草湿碳汇资源本底“一张图”,进一步摸清家底,为统筹指导我区未来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和碳汇项目有序开发提供了数据支撑。项目结果显示,以2022年为基准年,全区林草湿碳储量105.38亿吨,林草湿年碳汇量11908.97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根据对(2013-2022年)造林统计数据、作业矢量数据等分析,符合《造林碳汇(CCER-14-001-V01)》相关要求的碳汇项目理论年潜力约为393.64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参考相关标准,碳普惠项目理论年潜力约为3001.63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林草局紧跟国家“双碳”战略,贯彻落实孙绍骋书记、王莉霞主席关于林草碳汇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扎实推进自治区党委、政府交予的各项工作任务,林草碳汇能力持续巩固提升,碳汇项目开发交易多点开花,试点示范工作效果显著。2023年至今,全区林草碳汇产品销售额实现3231.5万元,目前,全区正在重点推进CCER造林碳汇项目13个、面积124万亩,预估首期签发碳汇量达80万吨。不断拓宽碳汇消纳渠道,2023年建立“生态司法+碳汇”机制,累计判罚生态损害“以碳代偿”案件50余起,实现生态补偿33万元。开展“十四冬”碳中和活动,通过林业碳汇、“数字碳票”和碳中和林等形式抵消赛事碳排放3.6万吨,实现活动碳中和,在支付宝“蚂蚁森林”开展“人人1千克,助力冬运碳中和”,动员超过188.38万人线上参与。整合力量,依托“四院、两中心、四试点”,协同推进林草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开发“自治区林草湿碳数据管理系统”,高效监管碳汇资源和项目。统筹推进国家碳计量中心(内蒙古)包头分中心建设,制定相关地方标准31项,组建了首个碳计量联合专业实验室,设立了碳汇研究博士生服务站。印发了《自治区林业碳汇交易工作推进方案》、《内蒙古森林草原湿地碳汇能力巩固提升实施方案》、《2024年自治区碳汇工作要点》等,积极推动完善林草碳汇制度体系建设。与尹伟伦院士团队合作实施《内蒙古森林碳汇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积极推进“内蒙古大兴安岭蒋有绪院士工作站”建设。开展次生林、草原、灌木等碳汇项目方法学开发,构建突出内蒙古特色的碳汇项目方法学体系。全力推进包头市、阿尔山市国家林业碳汇试点市和呼和浩特市等自治区碳汇交易试点建设,在市域碳中和、计量监测和生态价值转化等方面加快形成试点成效。
下一步,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好自治区党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工作要求,按照“加速国土绿化步伐促碳汇增量,加大生态修复力度促碳汇质量,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促碳汇存量,加快林业改革创新促碳汇计量,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促碳汇交易量”的工作思路,推动形成具有内蒙古特色的林草碳汇制度体系,着力在构建林草湿碳汇地方标准体系,一体化推动碳汇产品开发与重大生态工程建设,科学有序开发不同机制下的碳汇产品,做精CCER项目、做活地方产品,积极探索林草碳汇产品多元化价值实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