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术特点
针对内蒙古地区饲料桑越冬困难问题,缺乏适宜本地区的优良品种,通过多年引种驯化选育出“蒙饲桑1号”木本饲料桑品种。其适宜内蒙古地区年平均气温≥6℃,年平均降雨量≥250mm的地区栽植。为内蒙古地区饲料桑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品种保障。
本成果是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引种驯化选育,于2020年审定通过的内蒙古自治区林木良种。具有根系发达、适应性广,叶产量高,耐割刈、耐寒性强等特性。其桑叶粗蛋白平均含量18.88%,单茬鲜叶平均产量25.8t/hm2。
二、适用范围
该品种适宜在内蒙古地区年平均降雨量≥250mm、年平均气温≥6℃的地区栽植。
三、应用方法
主要技术措施:
(1)整地:苗木栽植前务必要做好整地工作,采用机械整地,深耕30-35cm。
(2)栽植:春、夏、秋三季均可栽植。选用1年生或2年生裸根苗,株距为25-40cm,行距为50-60cm。
(3)施肥与灌溉:栽植后第一次灌溉须浇透,入渗深度不低于40cm,之后视土壤墒情浇水;高生长达28-32cm时进行追肥,以氮肥为主,结合磷、钾肥。每收获一次需施肥一次,一般在内蒙古地区每年可收获2-3次;春季、夏季和秋季需要中耕除草,耕地深度为5-10cm,可在刈割后配合除草。
(4)刈割:一般在6月中旬、8月上旬刈割两次,刈割留茬高度8-12cm。
四、典型案例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蒙饲桑1号”良种栽植示范,其生长表现良好。
“蒙饲桑1号”单株
“蒙饲桑1号”栽植示范
一年生‘蒙饲桑1号’平茬、未平茬生长对比
“蒙饲桑1号”饲料桑良种, 一、技术特点针对内蒙古地区饲料桑越冬困难问题,缺乏适宜本地区的优良品种,通过多年引种驯化选育出“蒙饲桑1号”木本饲料桑品种。其适宜内蒙古地区年平均气温≥6℃,年平均降雨量≥250mm的地区栽植。为内蒙古地区饲料桑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品种保障。本成果是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引种驯化选育,于2020年审定通过的内蒙古自治区林木良种。具有根系发达、适应性广,叶产量高,耐割刈、耐寒性强等特性。其桑叶粗蛋白平均含量18.88%,单茬鲜叶平均产量25.8t/hm2。二、适用范围该品种适宜在内蒙古地区年平均降雨量≥250mm、年平均气温≥6℃的地区栽植。三、应用方法主要技术措施:(1)整地:苗木栽植前务必要做好整地工作,采用机械整地,深耕30-35cm。(2)栽植:春、夏、秋三季均可栽植。选用1年生或2年生裸根苗,株距为25-40cm,行距为50-60cm。(3)施肥与灌溉:栽植后第一次灌溉须浇透,入渗深度不低于40cm,之后视土壤墒情浇水;高生长达28-32cm时进行追肥,以氮肥为主,结合磷、钾肥。每收获一次需施肥一次,一般在内蒙古地区每年可收获2-3次;春季、夏季和秋季需要中耕除草,耕地深度为5-10cm,可在刈割后配合除草。(4)刈割:一般在6月中旬、8月上旬刈割两次,刈割留茬高度8-12cm。四、典型案例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蒙饲桑1号”良种栽植示范,其生长表现良好。 “蒙饲桑1号”单株“蒙饲桑1号”栽植示范一年生‘蒙饲桑1号’平茬、未平茬生长对比
一、技术特点
针对内蒙古地区饲料桑越冬困难问题,缺乏适宜本地区的优良品种,通过多年引种驯化选育出“蒙饲桑1号”木本饲料桑品种。其适宜内蒙古地区年平均气温≥6℃,年平均降雨量≥250mm的地区栽植。为内蒙古地区饲料桑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品种保障。
本成果是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引种驯化选育,于2020年审定通过的内蒙古自治区林木良种。具有根系发达、适应性广,叶产量高,耐割刈、耐寒性强等特性。其桑叶粗蛋白平均含量18.88%,单茬鲜叶平均产量25.8t/hm2。
二、适用范围
该品种适宜在内蒙古地区年平均降雨量≥250mm、年平均气温≥6℃的地区栽植。
三、应用方法
主要技术措施:
(1)整地:苗木栽植前务必要做好整地工作,采用机械整地,深耕30-35cm。
(2)栽植:春、夏、秋三季均可栽植。选用1年生或2年生裸根苗,株距为25-40cm,行距为50-60cm。
(3)施肥与灌溉:栽植后第一次灌溉须浇透,入渗深度不低于40cm,之后视土壤墒情浇水;高生长达28-32cm时进行追肥,以氮肥为主,结合磷、钾肥。每收获一次需施肥一次,一般在内蒙古地区每年可收获2-3次;春季、夏季和秋季需要中耕除草,耕地深度为5-10cm,可在刈割后配合除草。
(4)刈割:一般在6月中旬、8月上旬刈割两次,刈割留茬高度8-12cm。
四、典型案例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蒙饲桑1号”良种栽植示范,其生长表现良好。
“蒙饲桑1号”单株
“蒙饲桑1号”栽植示范
一年生‘蒙饲桑1号’平茬、未平茬生长对比